摘要:在中国汽车产业迈向以智能化为核心的下半场之际,传统合资车企的转型之路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随着政策法规的日益健全、技术迭代速度的不断提升以及用户对智能化需求的持续深化,智能化已不再是车企的“附加亮点”,而是成为左右未来产业格局的“关键变量”。面对这一变革趋势,上
在中国汽车产业迈向以智能化为核心的下半场之际,传统合资车企的转型之路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随着政策法规的日益健全、技术迭代速度的不断提升以及用户对智能化需求的持续深化,智能化已不再是车企的“附加亮点”,而是成为左右未来产业格局的“关键变量”。面对这一变革趋势,上汽大众以“油电同进、油电同智”为战略核心,通过深化跨界合作、推动技术快速落地、坚守安全底线,展现出其在智能化浪潮中清晰的系统性思考和坚定的战略韧性。
智能制造并行,构筑柔性生产新生态
面对制造业的深刻变革,上汽大众的智能化布局在生产端上也有布局。2025年10月与德国Neura Robotics的战略合作,标志着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双方将共同探索认知机器人在总装、质检、物流等核心环节的应用,这不仅是对传统生产模式的革新,更是构建柔性生产体系的关键一步。
这一布局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自2015年启动安亭基地智能化升级,到2021年新能源工厂投用,再到2025年8月深度融合中德制造基因的奥迪AUDI智造基地正式投产,上汽大众已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演进路径。这座实现关键工序100%自动化率的现代化工厂,成为其在电动化时代布局智能制造的重要里程碑。
“油电同智”落地,三款新车定义智能新标准
在产品端,上汽大众在短短两个月内密集推出三款智能化新品,充分展现其技术落地能力。8月上市的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作为全球首搭华为乾崑技术的燃油车,突破了燃油车实现高阶辅助驾驶的技术壁垒。其创新的VMM车辆运动管理模块,实现了智能系统与底盘控制的深度融合。
9月推出的奥迪 E5 Sportback则搭载与Momenta共同开发的行业首个“德系Driving DNA+端到端飞轮大模型”方案。上汽奥迪首次提出的“辅助驾驭”概念,提供三种辅助模式,确保智能驾驶不牺牲奥迪标志性的操控质感。
月底上市的Pro家族2026款更将燃油车智能化推向新高度。其搭载的IQ. Pilot增强驾驶辅助2.0具备高快NOA功能,实现了自动变道、智能避障等场景覆盖。值得注意的是,上汽大众与卓驭合作七年,针对燃油车特性专门开发非线性优化控制算法,历经超十万公里参数精调,解决了燃油车实现智能辅助驾驶的技术难题。正如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所言:“我们不讲‘全程无接管’,而是非常自豪地叫‘人机共驾’,这可能更难,因为需要辅助驾驶更懂你。”
安全为基,构建可信赖的智能体验
在智能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上汽大众始终将安全视为不可逾越的底线。陶海龙强调:“在产品定义的过程中,上汽大众的经营理念是安全至上。我们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企业一定要在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提升驾乘体验感。”
这一理念贯穿于每个技术细节:从Pro家族所有功能均经过海量测试验证,到A5L Sportback配备32个高精度传感器与强化车身结构,再到E5 Sportback确保辅助状态下仍延续纯正奥迪驾控质感,都体现出企业对“可靠、易用”的执着追求。
跨界融合,拓展“科技朋友圈”
上汽大众的智能化转型得,益于其开放的合作生态。从2025年上海车展与10家头部科技企业签约,到与Neura Robotics在智能制造领域合作,再到与华为、Momenta、卓驭等技术伙伴的深度绑定,上汽大众正构建起覆盖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全产业链合作网络。这种合作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基于大众、奥迪标准进行深度开发和定制化适配,实现新功能的丝滑上车。
ID. ERA等全势能产品序列即将进入市场,这意味着上汽大众的智能化转型已逐步进入成果兑现期。“油电同智”战略的成功实施,不仅为传统燃油车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在智能化竞争中拥有了新的发力点,也为其他传统合资车企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路径,推动行业转型进程加速。
在产业变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上汽大众形成了独特的发展逻辑: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导向,以安全可靠为根本前提,通过深度整合全球优质技术资源,构建起融合全球先进技术与中国本土智慧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这种既巩固传统制造优势,又积极顺应产业变革趋势的转型路径,很可能就是上汽大众在汽车产业下半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为行业树立了转型标杆。
来源:百晗说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