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全球资讯TOP10丨2025.10.22-10.29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0 14:21 1

摘要:该报告揭示出可持续发展的严峻现实:多达11项指标面临显著挑战或重大挑战,这些退步领域广泛涉及粮食安全基础(人均耕地减少)、水资源可持续性(地下水储量下降)、海洋生态健康(溶解氧浓度降低)、陆地生物多样性(森林覆盖减少)以及气候变化应对(人均人为二氧化碳排放上升

2025.10.22-10.29

10、全球可持续发展形势紧迫

09、我国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

08、全国林草已形成4个产值超万亿元的支柱产业

07、国泰与空客投资7000万美元加速航空业脱碳

06、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达成多项成果

05、第五届世界食事论坛发布多项成果

04、我国新增22处国家重要湿地

03、首个碳资产领域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02、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新增绿色经济等领域

01、“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明确

10

全球可持续发展形势紧迫

《全球尺度可持续发展科学监测报告(2025)》10月27日 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Global-Scal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ientific Monitoring Report 2025)

该报告揭示出可持续发展的严峻现实:多达11项指标面临显著挑战或重大挑战,这些退步领域广泛涉及粮食安全基础(人均耕地减少)、水资源可持续性(地下水储量下降)、海洋生态健康(溶解氧浓度降低)、陆地生物多样性(森林覆盖减少)以及气候变化应对(人均人为二氧化碳排放上升)等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方面。中国、加拿大、巴西、挪威等国凭借在生态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领域的积极行动,成为排在全球前列的正向贡献者。其中,中国15项指标平均贡献度5.84%,居全球首位。(中国科学报)

09

我国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10月22日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TECHNICAL ROADMAP FOR ENERGY SAVING AND NEW ENERGY VEHICLES 3.0)

新版路线图重点围绕节能汽车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迭代升级、智能网联汽车演进等核心方向展开,全新构建起1个总报告+5个技术群+26个专题的三层架构体系。与以往相比,更加突出全球化视野,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放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大背景下谋划。新版路线图还明确了多项关键技术的发展节点,提出到204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80%以上,力争进入世界汽车强国前列;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30年实现小规模应用,到2035年有望大规模全球推广。(中国科技网)

08

全国林草已形成4个产值超万亿元的支柱产业

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森林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该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10.496万亿元,形成木材加工、经济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4个产值超万亿元的支柱产业,林草产业直接从业人员6000万人以上,重点林业县农民收入超过60%来自林草产业,成为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活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绿色引擎”。(新华网)

07

国泰与空客投资7000万美元加速航空业脱碳

10月21日,国泰集团与空中巴士发布共同投资协议,双方将联合投资最多7000万美元(约港币5.45亿元),用于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油(SAF)于亚洲及全球的发展。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共同物色、评估及投资具商业可行性、技术成熟度及长远供应潜力的可持续航空燃油项目,目标是推动2030年及之后的可持续航空燃油产能。(人民网)

06

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达成多项成果

10月26日,以“创新发展,共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为主题的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在上海开幕,由联合国人居署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会上发布了2025版《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中文版,收录了来自11个国家19个城市的21个典型案例;发布了2025《上海指数应用报告》,提出应用场景指标体系设计建议,并公布超大城市、科创城市、健康城市、宜居城市等多个应用场景。(央视新闻)

05

第五届世界食事论坛发布多项成果

10月29日,第五届世界食事论坛在海南海口开幕。论坛正式发布《全球食物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报告(2025)》,确立2025年首期报告完成食事关键问题盘点与编码;2026年将推出“食事问题指数体系”,实现各国食事状况量化评测;2027年将明确食事问题整体治理长远目标方案。发布了《食学术语与框架》国际标准,举行了意大利比萨大学食学研究中心暨全球设立食学研究中心启动仪式,启动了海南“食学教室”公益项目。(中国食品报)

04

我国新增22处国家重要湿地

山西省山阴县桑干河

10月20日,国家林草局发布通知,将山西省山阴县桑干河等22处湿地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至此,我国国家重要湿地已达80处。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组织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37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100多万公顷。全国共指定国际重要湿地82处、认证国际湿地城市22个、认定80处国家重要湿地和1205处省级重要湿地,初步构建起湿地分级管理体系。

03

首个碳资产领域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10月22日消息,近日,由南网能源院牵头完成的我国首个碳资产领域国家标准《资产管理 碳资产管理体系建设指南》(GB/T 46412-2025)正式发布,为各类组织提供了碳资产管理的系统化框架,强调从战略到执行的全流程管控,其实施将推动企业从单一的碳排放管理转向系统性碳资产运营,从“被动合规”向“主动价值创造”转变,企业需结合自身特点,平衡合规、风险与机遇,通过数字化工具和人才建设提升碳资产管理能力,以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中国能源报)

02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新增绿色经济等领域

10月28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签署。3.0版升级共涵盖9个领域,包括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标准和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竞争和消费者保护、中小微企业、经济技术合作。议定书签署后,双方将分别履行各自国内核准程序,推动议定书尽早生效实施。(新华社)

01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明确

10月20—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七个方面:一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二是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三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四是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五是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六是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七是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环球时报)

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