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鹰潭市余江区眼镜产业集群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复核,再度蝉联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凸显其在区域特色产业中的优势。余江眼镜产业历史悠久,过去“一副担子满天飞,走遍广东走辽西”是当地从业者创业的真实写照。如今,余江眼镜产业已然蜕变,不仅有6万余名从业者遍布海
(文末有定制福利赠送,特别适合你~)
近日,鹰潭市余江区眼镜产业集群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复核,再度蝉联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凸显其在区域特色产业中的优势。余江眼镜产业历史悠久,过去“一副担子满天飞,走遍广东走辽西”是当地从业者创业的真实写照。如今,余江眼镜产业已然蜕变,不仅有6万余名从业者遍布海内外,开设超1万家零售门店,年销售额破百亿元,还建成了集“生产、贸易、研发、体验”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集群。今年前7个月,54家规上眼镜企业营收达37.75亿元,同比增4.21%,利润1.28亿元,同比增幅9.91%,“眼镜之乡”招牌更亮眼。
智能生产:传统制造的智慧蜕变
在鹰潭万成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车间,裁片机与自动机械手协同,每分钟精准裁切4副镜片。公司总经理叶建军介绍,这条自主研发的自动化裁片生产线,让生产效率提升超 40%,裁片光学中心距离偏差稳定在0.2毫米,精度比国家标准提高了60%。作为国内老视镜领军企业,万成光学的智能化转型是余江眼镜产业智转数改的缩影。
眼镜产业属劳动密集型,此前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低。近年,余江区推动成立眼镜行业“数字诊所”,联合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机构开展“数字体检”,“一企一策”为企业定制改造方案,助力数字化转型。园区还构建“眼镜产业大脑”,初步建成集成生产、销售、物流等数据的大数据平台,实现产业数据集中管理与可视化分析,既能为企业生产决策提供支撑,也为政府优化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如今,园区300余家企业年产值超百亿元,产品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贸出口额超1亿美元,14家企业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获评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智慧功能:从矫正工具到智能终端
余江眼镜产业园的Rokid旗舰店内,最新款AR智能眼镜吸引众多顾客体验。该设备集通话与观影功能,借助AR 显示技术,可将215英寸虚拟巨幕“投射”至用户眼前,视觉体验沉浸式。Rokid创始人祝铭明是余江人,他将全球第二家品牌旗舰店落在家乡,还计划把部分智能眼镜生产线引入余江。
本土企业江西科强光学有限公司也在智能眼镜领域发力,其推出的近视管理智能眼镜,突破传统离焦镜片技术局限,搭载六轴姿态感知与边缘AI算法,能实时监测儿童用眼姿势和环境光线,通过智能震动提醒与医生联动干预,实现从被动矫正到主动预防的转变。公司董事长李少强表示,希望借此产品重塑儿童视力保护眼镜市场格局。
融合前沿科技的智能眼镜,推动余江眼镜产业突破边界,擘画从“制造”到“智造”的新蓝图。
品牌打造:从贴牌代工到自主品牌崛起
今年4月,2025中国AI眼镜产业发展大会暨首届江西余江眼镜推介会举行,余江眼镜以品牌提升美誉度、知名度,向百亿级智能眼镜产业集群迈进。
过去,余江眼镜产业长期“有产业无品牌”,虽有庞大生产产能和销售网络,但多数企业以代工生产和批发贸易为主,缺乏自主品牌。2024年,“余江眼镜” 集体商标获批,成产业发展重要里程碑。余江区眼镜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志文介绍,将择优布局余江眼镜标准店,统一采购渠道、服务标准和服务配套,推动品牌全国化,加速产业向设计研发和销售服务“微笑曲线” 两端延伸。
园区企业也积极建设自主品牌。江西佳艺光学有限公司车间内,全新数控设备全速运转。公司总经理刘国华称,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应用ERP系统,依托智能化生产,佳艺眼镜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提升,产能增长超30%。
目前,余江眼镜企业拥有90多个自主品牌,获授专利137项,夕阳红、自然红老花镜等成“江西省著名商标”,DIVERONA等品牌瞄准国际高端市场。乘着国家推进产业集群的东风,余江眼镜从“卖眼镜”到“造眼镜”,年产值超百亿元,这座“眼镜之乡”正续写新的精彩故事。
欢迎粉丝朋友们积极留言互动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