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跌不可怕!中兴悄悄搞的3件事,才是真大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08:04 1

摘要:刚看到中兴通讯2025年三季报时,不少人倒吸一口凉气: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3.22亿元,同比跌了32.69%,尤其是第三季度净利润才2.64亿,同比直接降了87.84%。一时间“利润崩盘”“增长乏力”的声音冒了出来,但真懂行的人都清楚,这哪是业绩滑坡,分

刚看到中兴通讯2025年三季报时,不少人倒吸一口凉气: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3.22亿元,同比跌了32.69%,尤其是第三季度净利润才2.64亿,同比直接降了87.84%。一时间“利润崩盘”“增长乏力”的声音冒了出来,但真懂行的人都清楚,这哪是业绩滑坡,分明是企业在战略转型期的“主动换引擎”。扒开财报数字的表象,中兴藏在背后的3大动作,才真正暴露了它的布局野心。

一、先破后立:利润“深蹲”是换赛道的必经阵痛

要聊明白中兴的利润变化,得先搞懂一个底层逻辑:传统业务在“稳底盘”,新业务在“抢阵地”,中间的衔接期必然有利润波动。

先看“稳底盘”的传统业务。作为中兴的基本盘,运营商网络业务受国内通信基础设施投资阶段性下降的影响,确实有点承压。但这只是短期调整,并非基本面恶化——国际市场还在增长,而且5G-A技术已经开始发力。2025年总台春晚,中兴的5G-A极简专网方案实现了43年来首次电视大屏4K无线直播,空口平均时延才4毫秒,这种技术硬实力可不是随便能被替代的。更关键的是,移动刚给了中兴40%的5G-A订单,这些基站下载速度比现在快10倍,马上要在50城商用,传统业务的“第二春”很快就来。

再看“抢阵地”的新业务。前三季度政企业务同比增长130%,算力营收更是暴涨180%,占总营收的比重已经达到25%。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服务器及存储营收直接翻了2.5倍,数据中心产品也涨了1.2倍,而且智算服务器已经闯进了阿里、腾讯、字节这些互联网巨头的核心业务场景。但新业务扩张必然伴随成本上升:芯片、光刻胶等原材料价格涨了不少,黄金涨价还推高了芯片封测成本,加上为了抢占市场,初期毛利率确实不高,这才拉低了整体利润。

说白了,中兴现在的利润下跌,就像运动员冲刺前的下蹲——看似在后退,实则是在蓄力。前三季度178.14亿元的研发投入摆在那,占营收比重高达17.72%,比很多科技公司的投入都猛,这些钱没白花,全砸在了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上。

二、动作一:押注算力赛道,抢搭AI时代快车

中兴最核心的布局,就是all in“连接+算力”的战略转型,而算力就是它的“第二增长曲线”。这步棋踩得极准,因为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暴涨43%,AI大模型、自动驾驶全得靠算力撑,算力已经成了数字经济的刚需。

中兴的算力布局不是“单点突破”,而是“全链条发力”。硬件端,它自研了DPU芯片和大容量AI交换芯片,能实现国产化GPU卡的大规模高性能互联,推出的正交超节点系统,能支撑万卡、十万卡级的超大规模智算集群,这在行业内都是顶尖水平。现在服务器订单已经排到2026年,AI服务器占比超过55%,性价比还比进口产品高30%,靠的就是自研芯片带来的成本优势和技术底气。

软件端更是藏着大招。推出的AiCube DeepSeek智算一体机,已经在教育、医疗、汽车、钢铁等多个行业落地,还发布了开源的“Co-Sight超级智能体2.0”,能让企业分钟级搭建AI应用,这东西在GAIA开源智能体排行榜上拿了第一。一边造“算力硬件”,一边搭“应用生态”,中兴等于既卖车又修公路,这生意能做长久。

更关键的是,中兴的算力业务踩在了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风口上。三大运营商都在抢建算力网,光是移动就砸了1512亿升级算力基建,这赛道根本不愁没订单。而中兴的优势在于“连接+算力”的协同——它造的5G-A网络是算力的“高速路”,智算服务器是算力的“发动机”,两者结合形成的解决方案,其他纯硬件厂商根本比不了。等算力业务规模上去,自研芯片的成本优势进一步释放,毛利率肯定能涨回来,到时候利润自然就跟着反弹了。

三、动作二:死磕硬核技术,攥紧自主话语权

懂科技行业的都知道,没有自主技术就是“别人卡脖子的靶子”。中兴这几年一直死磕核心技术,从芯片到通信标准,把话语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这也是它能从容转型的根本原因。

在芯片领域,中兴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突破。自研的迅龙芯片已经量产,成本直接降了20%,AI交换芯片还拿了行业大奖。可能有人觉得这不算啥,但要知道在通信和算力领域,芯片是“命脉”,之前很多关键芯片都依赖进口,不仅成本高,还容易被卡脖子。现在中兴能自己造,而且性能不差,这就等于给企业装上了“国产心脏”,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都能稳住基本盘。

在通信技术领域,中兴更是“压舱石”级别的存在。5G基站全球发货量稳居第二,5G FWA&MBB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家庭终端里的PON CPE发货量也是全球第一,FTTR产品累计发了近3000万套。更厉害的是下一代技术布局,6G专利占全球15%,太赫兹通信技术排进全球前三,这等于提前锁定了未来十年的行业话语权。

这种技术投入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能拿到“别人拿不到的订单”。法国的核聚变装置要钨铜偏滤器部件,全球就中兴能批量供货;这次5G-A商用,移动40%的订单直接给到中兴,靠的都是技术硬实力。现在砸钱搞研发看似亏了短期利润,但换回来的是“不可替代”的行业地位,这才是最值钱的资产。

四、动作三:稳住基本盘,三大业务协同发力

转型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中兴很清楚,传统业务的基本盘不能丢,三大业务板块必须协同发力。现在看似利润承压,但三大业务已经形成了“老业务稳现金流、新业务冲增长”的良性循环。

运营商业务虽然短期承压,但仍是“压舱石”。除了国内的5G-A订单,国际市场一直在增长,而且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是长期需求,只是阶段性调整。更重要的是,运营商现在大力布局算力网,而中兴的运营商业务能提供“算力传输通道”,和算力业务形成互补——运营商建算力网需要中兴的基站和传输设备,中兴的算力服务器需要运营商的网络落地,这种协同效应很快会显现。

消费者业务是“稳定器”,前三季度营收占比25%,保持稳健增长。可能有人觉得消费者业务不如手机厂商显眼,但中兴的优势在“家庭场景”:PON CPE、FTTR这些家庭终端产品都是全球销量第一,随着算力进入家庭,比如智能家电、家庭AI中心需要高速网络和边缘算力,消费者业务和算力、运营商业务能形成“家庭数字生态”,这又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政企业务则是“增长引擎”,除了算力,还在多个行业开花。AiCube智算一体机在医疗领域能辅助诊断,在工业领域能优化流水线,在金融领域能风控建模,这些行业应用不仅能带来稳定订单,还能反哺技术迭代——行业需求倒逼技术升级,让产品更贴合市场,形成“技术-应用-再升级”的闭环。

五、别慌!短期波动下的长期逻辑更清晰

看完这三大动作,再回头看利润下跌,就会发现根本没必要慌。甚至有行业人士说,现在的下跌反而是“机会”,因为公司经营根本没问题,只是交货节奏和会计准则导致的短期波动,业绩底子还在。

从行业趋势看,AI和算力的大方向不会变,中国的AI产业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规模会非常大。能做集中万卡算力的公司,国内除了华为就是中兴,而且中兴有完整的“芯片+整机+研发+AI”体系,只要产业往前走,它肯定是最终受益者。现在三大运营商都在砸钱搞算力基建,市场需求摆在那,中兴的算力服务器、5G-A基站都是刚需产品,订单根本不愁。

从公司自身看,已经度过了“最烧钱”的转型初期。随着算力业务规模扩大,规模效应会降低单位成本;自研芯片全面装车后,毛利率会明显提升;加上5G-A商用带来的运营商业务反弹,明年的利润数据大概率会“好看很多”。而且中兴的现金流虽然短期下降,但主要是因为备货和采购增加,随着新订单交付,现金流很快会改善。

其实看懂中兴的逻辑很简单:它不是在“赚快钱”,而是在“赚长钱”。就像十年前砸钱搞5G,当时也有人觉得亏,但现在5G的收益全来了;现在砸钱搞算力和6G,就是在布局下一个十年。短期利润跌30%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技术革命中错失机会,而中兴显然没有错过。

最后想说,看企业财报不能只盯着利润数字,得看背后的战略布局和行业趋势。中兴现在的“利润深蹲”,是为了在AI和算力时代“跳得更高”。那些因为利润下跌就慌的人,可能真的没看懂这盘大棋——当5G-A全面商用、算力需求井喷、自研芯片放量,中兴的价值早晚会被市场认可。

来源:荔林摘红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