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检查来了!这两种病历一查一个准,诊所老板可得留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0 07:53 1

摘要:老朱开诊所快十年了,前几天在小区楼下抽烟时,整个人蔫头耷脑的,跟以前那个乐呵呵招呼邻居看病的模样判若两人。一问才知道,上周医保检查队突袭,隔壁两条街的两家诊所都栽了——一家因为病历违规被罚了三万多,另一家更惨,直接被取消了医保定点资格。这事儿听得我心里咯噔一下

老朱开诊所快十年了,前几天在小区楼下抽烟时,整个人蔫头耷脑的,跟以前那个乐呵呵招呼邻居看病的模样判若两人。一问才知道,上周医保检查队突袭,隔壁两条街的两家诊所都栽了——一家因为病历违规被罚了三万多,另一家更惨,直接被取消了医保定点资格。这事儿听得我心里咯噔一下,原来咱们看着不起眼的病历本,藏着这么多能让诊所栽跟头的坑。

咱们平时去诊所看病,总觉得医生写病历就是随手划几笔,记记症状开开药就行。可老朱说,这病历是实打实的法律凭证,比欠条还管用。医保给不给报销,得翻病历对政策;万一有点医疗纠纷,病历就是评理的依据;就连医生看病合不合规矩,全靠这本子说话。所以每次医保检查,病历资料都是"必查项",不管是手写的病历记录、打印的处方单,还是化验单、理疗执行单,每一张纸都得被翻来覆去查,半点猫腻都藏不住。

尤其是最近这半年,医保查得比以前严多了。老朱说他们诊所同行群里,天天都在发各地的处罚通报。前阵子国家医保局刚曝光的典型案例里,内蒙古有家医院更夸张,6个医生合伙伪造了50份假病历、67份检查单,骗了20多万医保钱。结果呢?不仅骗的钱全被追回,还罚了好几倍,3个医生直接被批捕,行医执照也被吊销,这辈子都不能再当医生了。这哪是赚黑心钱,简直是拿自己的饭碗和前途赌命。

老朱跟我掰着手指头算过,从各地曝光的处罚案例来看,有两种病历最容易"踩雷",他们同行里一半的处罚都栽在这上面,新手医生尤其要注意。

第一种是违反"七吻合"的病历。别听这名字挺专业,老朱一解释我就懂了,说白了就是病历里的所有信息都得能对得上,不能自己跟自己打架。具体来说,就是病历上写的诊疗内容,得和实际给患者做的一致;医生开的医嘱,得和护士实际执行的一致;收患者的钱,得和做的诊疗项目一致;开的药,得和诊断的病一致;让患者做的检查,得和病情需要一致;用的治疗手段,得和诊疗方案一致;最后医保结算的项目,还得和医保政策标准一致。

老朱还给我讲了个他亲眼见的例子:街对面的王大夫,上周就栽在这上面。有份病历里写着患者发烧39度,开了三天输液治疗,可治疗执行单上根本没有输液记录,收费单里却收了三天的输液费。就这一个小疏漏,被医保检查人员一眼看穿,不仅要退回医保报销的钱,还额外罚了两千块。还有更冤的,有个年轻医生忙中出错,把患者上午就诊的时间写成了下午,看着是笔误,却因为违反了"病历与实际诊疗吻合"的要求,被医保部门约谈整改,还影响了诊所的年度评级。

第二种是存在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治疗的病历。简单说就是开的药、做的治疗,跟患者的病不沾边,或者纯粹是过度医疗。老朱说这种情况在小诊所里其实挺常见,很多医生觉得"多开点药好得快",殊不知早就踩了红线。

之前杭州有家门诊部就因为这事儿被重罚了。诊所老板为了多赚钱,用现金返利诱导附近老人拿社保卡来"空开药",患者根本没去看病,病历上却写着各种虚构的诊疗记录,最后骗了两万多医保基金。结果被医保部门查到后,直接解除了医保协议,3年内都不能再申请定点资格,参与骗保的几个患者也被暂停医保结算,得不偿失。

老朱说他自己也差点犯过类似的错。有次一个孩子感冒,家长着急想让孩子快点好,催着开抗生素。老朱本来都要下笔了,突然想起医保对儿童用药的规定,赶紧停住了——普通感冒根本不需要用抗生素,要是开了,不仅违反合理用药规定,还可能影响孩子健康。最后给孩子开了点感冒药,嘱咐家长多喝水休息,没几天孩子就好了,也避免了一次违规风险。

可能有人觉得"我就偶尔一次疏忽,哪那么巧被查到",但老朱说现在可不能抱这种侥幸心理。2025年5月国家医保局刚升级了智能监管系统,上线了1万多条监管规则,相当于用AI全天候盯着全国的诊所和医院。不管是开药剂量超了,还是诊疗项目和病情不符,系统马上就能预警,根本藏不住。

老朱的诊所之所以能安稳经营这么多年,没在医保检查上出过错,就是因为去年装了ABC诊所管家医保合规助手。他说这东西就像个"医保合规守门员",把国家的监管规则全装进去了,医生开处方的时候,它就在旁边盯着,一有违规马上就提醒。

他给我演示过一次,有回给一位老人开中药,剂量稍微超了医保规定的上限,系统立刻弹出红色提醒,说"中药剂量超出医保最高限量",根本没法提交处方;还有次实习生不小心给男性患者选了女性专用的调理药,系统瞬间拦截,标注"超限定人群用药";像那些只能二级以上医院开的药,社区诊所根本开不出去,系统直接锁死了选项;就连仅限住院用的药,门诊开的时候也会马上提示,避免踩坑。

老朱说现在开诊所,早就不是"会看病就行"的年代了。既要把患者的病看好,又得守好医保合规的底线,不然辛辛苦苦经营的诊所,可能因为一份写错的病历、一张开错的处方就毁了。那些被处罚的同行,很多都不是故意骗保,就是因为不懂规则、一时疏忽,结果赔了钱又丢了信誉,太不值当了。

说到底,医保基金是咱们老百姓的"看病救命钱",规范诊疗、合规用药,既是保护诊所自己,也是在守护大家的"救命钱"。老朱现在每天下班前都会花十分钟检查当天的病历和处方,就怕出点疏漏,他总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合规才能走得远"。

你身边有没有开诊所的朋友?有没有听说过因为病历或用药违规被处罚的事儿?平时去看病时,你会留意医生开的药和自己的病情是否相符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和看法!

来源:一汪清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