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躺平”一词近年来在年轻人中广泛传播。许多年轻人要么沉迷于游戏和短视频,要么对找工作失去热情安于现状。温铁军教授表示,如果他自己处于年轻人的位置,可能会选择“躺平”。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躺平”一词近年来在年轻人中广泛传播。许多年轻人要么沉迷于游戏和短视频,要么对找工作失去热情安于现状。温铁军教授表示,如果他自己处于年轻人的位置,可能会选择“躺平”。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温铁军教授认为,现代社会将人们限制在制度和机器的框架内。正如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所描绘的那样,工人们需要跟随机器的节奏拧螺丝,甚至无法自主安排饮食。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但却要适应统一的标准和节奏,这难道不难受吗?“躺平”,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这种状况适应。
如今,学历贬值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过去,高学历备受推崇,但现在,超过70%的年轻人都能上大学,学历的价值大大降低。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即使是街道办也需要招聘海归博士,许多大学生为了生计,不得不从事外卖工作。其中,30的外卖骑手拥有本科学历,每天工作12小时,收入仅为6000元左右。通过努力学习获得的回报似乎并不理想,这不禁让人感到失望。
生活压力也使年轻人喘不过气来。在大城市,许多年轻人即使拼命工作,生活依然紧张。例如,在上海工作的90后李斌,月收入1万元,看似不错,但实际上每月房租4500元,生活支出4000多元,再加上交通和话费500元,几乎没有剩余为了工作,他经常熬夜加班,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生活质量并未提高。这样的拼搏究竟意义何在?
此外,居高不下的房价成为年轻人的“噩梦”。在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高达0以上,二三线城市也在20-25之间。普通家庭需要数十年的积蓄才能购买一套房子。即使终于购买了房子,沉重的房贷也让人不敢轻易跳槽、生育或创业。生活的活力和激情都被房贷所压抑。
同时,社会阶层固化现象也较为严重。一些垄断行业优先招聘内部员工子女,民营企业老板也喜欢使用朋友。没有背景和人脉年轻人,即使能力再强,晋升也困难重重。曾经,考上名牌大学是跨越阶层的好方法,但现在这条路已经不再那么容易。努力奋斗却看不到希望,换谁都会感到迷茫。
正如温铁军教授所言,年轻人在多次尝试后,发现希望渺茫,才选择了“平”。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而是现实迫使他们这样的选择。或许,社会真的需要给予年轻人机会和空间,让他们能够看到奋斗的意义和价值
来源:羊羊音乐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