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开资料能看到的关键信息并不复杂:于谦持有该公司10%股权,认缴出资500万元,缴付期限在2050年之前,他需要在未实缴的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于谦被法院恢复执行111万余元,因参股的墨客行影业债务问题被追加为被执行人
天眼查显示时间是2025年10月27日,执行法院为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法院
公开资料能看到的关键信息并不复杂:于谦持有该公司10%股权,认缴出资500万元,缴付期限在2050年之前,他需要在未实缴的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这一纸“恢复执行”,隔着屏幕都能感到喧嚣汹涌
不到两天,网络上就有人借着“老赖”二字开始贴标签、下定论,还把几年前节目里出现过的“豪宅”“马场”翻出来当证据,落井下石的味道太重,让人作呕
先把事实摆平:墨客行影业从2021年起就频繁被执行,至今累计6条被执行人信息,总额超7554万元,还有3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涉案额超1471万元),15条股权冻结,法定代表人多次被限高,公司账户冻结,已经逼近破产清算的边缘
于谦这次,是在公司无法履行债务后,被债权人申请追加,进入执行名单
截至10月29日,于谦本人和团队对这起执行暂未公开回应
有人好奇:他那么有钱,111万怎么还会“执行”到他身上?
答案其实很法律:股东出资没到期、不足额时,遇到公司败诉又无力清偿,法院可以在未缴出资的范围里,让股东承担补充赔偿,这叫“补位”而不是连带顶格赔
严格说,这一条是“被执行人”,不等于“失信被执行人”,两者法律后果完全不同
再说说大家议论的“钱从哪来”
几年前的节目里,镜头带公众看过他那套被朋友戏称“于谦铺子”的四合院,约600平,院里有锦鲤池子和大湖石,古风与现代混搭
他爱收藏,柜子里摆着高瓷蓝绿松石、猫眼石,成色都不差,行内懂的人一眼就知道不便宜
他还包过一个六十亩的跑马场,据说从国外运回马匹,十几匹“迷你马”在那儿养得红光满面
这些场景,不是八卦传言,是综艺里确实展示过的生活切片
于是问题也跟着来了:这么会过日子的人,怎么踩到商业的坑?
据多方消息的说法,墨客行的老板是他老相熟,项目如《雄狮少年2》《鼠胆英雄》在市场上没达预期,现金流断了,债慢慢积成山
有人推测他这是“人情投资”,信朋友多过信风控,我不敢替他下定论,但这种戏码在娱乐圈并不少见
明星参股,大多不亲自管事,牌匾上挂个名字,就被当成“信用背书”,一旦公司爆雷,骂声会比诉状先到
可法律只认事实:你是不是公司实际控制人,有没有抽逃出资、人格混同,才是责任边界的关键
把时间往前拨一点,你会发现这场舆论并非孤立
前阵子,杨议在直播里那句“于谦也配在相声圈混?”
震得人耳朵疼
紧接着他又说“基本功退步”“靠郭德纲吃饭”“自封师叔要求人守规矩”,一通连珠炮
于谦只回了八个字:“做好自己,不论辈分”
别的不说,这八个字挺稳
随之而来的,是杨议账号掉粉、平台黄牌、德云社法务开始收集证据
杨议后来急忙澄清,说没诋毁,是AI视频
懂技术的人都笑了,这锅甩得有点薄
谁是谁非交给时间,但我看见的是——当艺人名字卷进争议时,围观总喜欢凑成一条线,顺手把“商业失败”“艺术评价”“私生活格调”穿成一串
那条线,往往是错的
回到这次的“恶心一幕”
有人把“被执行”解读成“道德破产”,把“投资失利”当“人品问题”,甚至拿“富不富”来论“该不该”,这真的很像把扳手当手术刀用
做公司,项目翻车太正常了,影视更是烧钱又看天吃饭的行当
公司熬不过,债权人依法要钱;
股东在出资未实缴范围内补位,这就是商业世界的冷规矩
不要把商业风险和人品绑一起,那是网络时代最偷懒的判断
行业里不是没先例
吴昕参股的公司在2023年因项目失败欠款,法院也裁定她在未实缴出资范围内承担约40万元的补位责任,她随后履行完毕,公开致歉并承诺谨慎投资,风波就过去了
国外也有
莱昂纳多参股的环保科技公司破产,债权人一度想拉他承担连带清偿,法院还是按公司法路子判——没有担保协议,就在未实缴出资额内负责,他履约后抽身而退
看见没?
只要没有抽逃、混同、虚假出资,股东一般都是有限责任
这几年,明星商业版图翻车的新闻多了
仅2025年公开报道,明星关联企业被执行、股权冻结的事件就超过5起,金额从几十万到几千万不等
9月,尚雯婕持有的一笔约93.78万元股权被法院冻结,另有参股机构因年报没按规公示被列入经营异常,她也还没回应
行业里讨论的不是八卦,而是合规:南京的一位资深投资人王明明提醒,明星要用专业团队做风控与合规,不要把个人IP和商业资产捆太深,否则容易出现连锁反应
法律界也反复强调
《公司法》的“有限责任”不是护身符,一旦出现抽逃出资、人格混同等情形,股东仍可能担责
再回到舆论的“热切”
很多人说,这次信息公示前当事人一般会被送达,为何他不回应?
我理解这种好奇,但不回应也是选择,尤其在司法程序还在推进、公司本身可能进入破产清算的节点
现在最明智的动作,或许是给事件留出程序时间,等法院与管理人把债务清单、清偿顺位理清,再看该补多少、怎么补
我知道,大家更愿意看“豪宅马场”的故事,这比公司章程、出资期限、执行裁定书好懂得多
可真正能帮我们避免踩坑的,是这些看起来枯燥的条款
认缴出资额、缴付期限、是否实际控制、是否对外担保、项目回款结构,这些细节,决定你在风浪里是湿衣服,还是掉海里
普通人也一样,别因为是朋友、是熟人、是名人,就在合同上闭着眼睛签
到这儿,我还是要替这件事摁一下刹车
把“被执行”这三个字,留在法律该它待的地方;
把“是非功过”留给作品和时间
一段相声好不好笑,不靠执行裁定书评判;
一笔投资沉没了,不等于一个人就该被“道德清算”
愿每一次围观都多一点常识,少一点起哄;
愿每一位站在聚光灯下的人,都把风控当成和台词一样重要的功课
至于那111万,等程序走完,账自会算清
来源:娱七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