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潮汕人”,你一定会想到——勤劳、聪明、爱拼、重感情。他们在广东有自己的文化圈,在东南亚更是商业界的中坚力量。但你知道吗?潮汕人其实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而是几千年来一场场大迁徙的产物。
提起“潮汕人”,你一定会想到——勤劳、聪明、爱拼、重感情。
他们在广东有自己的文化圈,在东南亚更是商业界的中坚力量。
但你知道吗?潮汕人其实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而是几千年来一场场大迁徙的产物。
两千多年前,广东、广西一带被称为“百越之地”,
那时还没有“潮汕人”。真正的潮汕人,是从北方一步步“走下来”的。
秦汉之后,中原战乱不断,大批汉人为了躲避战火南迁。
他们一路翻山越岭,先在福建安家,形成了早期的“闽南人”。
后来,随着福建南部土地紧张、人口增加,
一部分闽南人又继续南迁——越过韩江,来到了今天的潮州、汕头、揭阳。
他们带来了中原的语言、宗族制度、儒家文化,
又吸收了岭南的民俗和百越文化,
几百年后,一种全新的族群——“潮汕人”就这样诞生了。
潮汕话听起来和粤语完全不一样,
它其实属于闽南语系,跟福建泉州、漳州话几乎可以互通。
语言学家发现,潮汕话保留了许多唐宋时期的古音。
很多古诗如果用潮汕话来念,反而比普通话更押韵!
这说明潮汕文化的根,其实深深扎在中原古汉语的土壤里。
走进潮汕乡村,你会看到一个个宏伟的宗祠、整齐的祠堂大门。
潮汕人特别重视“祖宗”,几乎每个家族都有清晰的族谱。
许多潮汕人的族谱都能追溯到福建的泉州、漳州,
有的甚至标明他们最早的祖籍在江西汀州或中原河南。
这种“根”的意识,也让潮汕人无论走多远,都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
因为土地少、人口多,潮汕人很早就踏上了“出海谋生”的路。
从清末民初开始,他们成群结队漂洋过海,去到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
如今东南亚的大商会、老字号、乃至首富榜上,潮汕人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他们靠勤奋、智慧、互助,在异乡扎下根,
也把潮汕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潮汕人从中原出发,经福建,再定居广东东南,是一段中国历史迁徙的缩影。
来源:大玲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