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连云港机场货运区,一份托运记录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一位葛姓客户在半年内空运了35批“鸽子肉”,总重量超过五吨!空运费用高昂,而鸽子肉本身价值有限,这种违背商业逻辑的行为让工作人员警惕了起来。[沙尘暴]
在连云港机场货运区,一份托运记录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一位葛姓客户在半年内空运了35批“鸽子肉”,总重量超过五吨!空运费用高昂,而鸽子肉本身价值有限,这种违背商业逻辑的行为让工作人员警惕了起来。[沙尘暴]
警方接到报告后展开调查,对所谓“鸽子肉”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其实都是国家保护的“三有”野生动物黑水鸡,每只基准价值达300元,案件随即移交东海县公安局侦办。
办案人员很快锁定了葛某的行踪,并在其车辆内查获近1800只黑水鸡,部分还活着,部分已被处理。
随着调查深入,一个完整的非法贸易网络浮出水面,葛某作为中间商,联系经验丰富的捕鸟人夜间进入湿地,通过撒放食物、播放鸟叫声等方式引诱黑水鸡撞网,被捕的黑水鸡经过简单处理,就被伪装成普通鸽子肉,通过空运销往各地。
这些非法捕获的野生动物最终流向餐饮场所,成为高价“野味”,而该团伙累计交易保护鸟类达7.6万余只,涉案金额超过百万元。
检察官通过分析资金流水、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逐步构建起完整的证据链,2022年9月,案件被提起公诉,并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被告赔偿生态环境损失。
最后葛某等人被法院判处2年3个月至拘役3个月、缓刑6个月不等的刑罚及1391.85万元到1.2万元不等的公益赔偿金,同时东海县检察院根据每名被告所需承担的公益损害赔偿数额,分类明确承担连带责任具体范围,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依法判令葛某、戴某磊等12人赔偿野生动物资源损失共计2295万元。
黑水鸡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湿地鸟类,全身羽毛呈暗褐色,最显著的特征是前额鲜红色的额甲,它们主要栖息在淡水湿地,善于在水生植物丛中穿梭活动,以植物嫩芽、昆虫和螺类为食。
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黑水鸡的种群状况直接反映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健康程度,尽管分布范围较广,但由于栖息地不断缩减和非法捕猎压力,黑水鸡的种群数量正在持续下降。
这种鸟类的繁殖方式很有特点,每年春夏之交,黑水鸡会用芦苇等植物的茎叶在水面上建造浮巢,产下的鸟蛋表面有斑纹,经过孵化后,幼鸟很快就能跟随亲鸟活动。
非法猎捕不仅直接导致黑水鸡种群下降,破坏了生态平衡,这些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还可能携带未知病原体,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按照现行法律规定,猎捕20只以上黑水鸡即构成刑事犯罪,而本案的涉案数量远超这一标准。
事情曝光后,引发了广大网友的激烈讨论。
“2295万!这教训够深刻,看谁还敢打野味的主意。”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吃普通鸡肉鸭肉不香吗?非要追求这种猎奇感,结果把自己健康也搭进去,真是害人害己。”
“为机场工作人员的警觉性点赞,他是‘功臣’。”
“长得挺有特点,竟然被杀了七万多只。”
破坏生态必然要付出沉重代价,守护好绿水青山,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您是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可疑的野生动物交易?对于减少野生动物消费需求,您认为哪些措施最为有效?欢迎分享您的观点和建议。
信源:青海普法
来源:扶苏秘史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