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一百万就退休:四个打不买的原则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9 19:08 1

摘要:现在网上特流行一个词,叫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搞够钱了,不伺候了。

现在网上特流行一个词,叫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搞够钱了,不伺候了。

这个风潮刮过来,国内的年轻人也开始盘算,说我存多少钱才能退休?有人说三百万,有人说五百万。

我说个数,一百万。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你疯了?一百万?现在通胀成这样,一百万够干啥?吃利息都不够交物业费的。

没错。如果你按现在的活法,别说一百万,你就是存五百万,过几年照样被通胀和各种消费升级给活活吞了。

为啥?

因为我们这代人,从出生开始,就被泡在一个叫消费主义的大染缸里。

你仔细想想,这个世界是不是拼了命地在阻止你存钱?

你刚发工资,手机就弹窗:XX购物节,年度最低!

你刚有点积蓄,KOL(意见领袖)就告诉你:女人,就该对自己好一点(买包)。男人,就该有块像样的表(买表)。

你刚想躺平,知识博主就来贩卖焦虑:你再不学XXX,就要被时代抛弃了!(买课)。

这个世界,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在给你设计花钱的理由。

你存钱,就是在对抗整个现代商业文明。

这就像你在一个巨型赌场里,赌场老板(资本)发明了无数种好玩的游戏(商品),雇了无数托儿(广告)在旁边喊:快看,他又中了!,目的就是让你把手里的筹码(钱)赶紧押出去。

而你想拿着一百万就退休走人?

那你就是那个砸场子的。

要砸这个场子,光靠省是没用的。省是被动的,是压抑的,是脑子在跟欲望打架,你早晚得输。

你必须得想明白。你得从根上就不想要。

你得有一套自己的战争逻辑。

这就是我今天要聊的,我的四不买原则。

这四个玩意儿,是资本给你挖的最大的消费陷...不是,是债务陷阱。你只要绕开它们,别说一百万,你可能五十万都能活得比现在滋润。

一、 不买之一:那个吞金的面子(大几十万的豪车)

咱们先说第一个,也是最容易让中产一夜返贫的玩意儿——豪车。

我不是说车不该买。车是工具,你上下班、接孩子,买个十来万的代步车,完全没问题。

我说的是那种,打肿脸充胖子买的,什么BBA(奔驰宝马奥迪)起步,什么保时捷卡宴。

很多人,尤其是老爷们,总觉得车是男人的脸。

你开个好车,保安都给你多敬个礼。你去同学会,腰杆子都硬一点。

现象: 收入不咋地,贷款上豪车。

分析: 这是为啥?这是一种刻在我们基因里的雄性竞争的古老冲动。

你把它拉回到历史长河里看。

古代的将军,为啥要骑汗血宝马,穿黄金战甲?是为了炫耀武力,告诉别人:我很牛,别惹我,把资源(和妹子)让给我。

这玩意儿在当时是真的,你没点实力,你真搞不到一身好装备。

到了现代社会,这套逻辑被异化了。

你不需要真牛,你只需要看起来牛。

而豪车,就是现代人最方便、最标准化的黄金战甲。

但问题来了:古代的战甲,是资产。你打赢了,能抢地盘。

现在的豪车,是纯粹的负资产。

你算笔账:

一辆50万的面子车,你首付20万,贷款30万,三年还清,利息好几万。

然后,购置税、保险,一年两万。

油钱、保养、维修(豪车修起来那叫一个酸爽),一年三万。

最要命的,是折旧。这玩意儿落地就打八折,五年后能卖个20万顶天了。

你里外里一算,这五年,你在这辆破铁皮身上,扔掉了三四十万。

这些钱,如果你拿去存个大额存单,或者买个低风险债基,它都能给你生崽儿了。

结果你拿去买面子,它反过来把你当崽儿一样吃。

总结:你花几十万,买的不是便利,买的甚至不是面子,你买的是一个财务黑洞。

你以为你开的是宝马,其实是宝马在骑你。

你想存一百万退休?

第一条,戒掉这种用负债换面子的愚蠢游戏。把面子这个最大的消费主义陷阱,从你的人生字典里删了。

你开个五万的五菱宏光,但你兜里有五十万现金。相信我,你比那个贷款开卡宴、兜比脸还干净的哥们,活得硬气一万倍。

二、 不买之二:那个绑死你的窝(严重溢价、过度杠杆的房)

聊完车,必须聊房。

这个更要命,能直接把你未来30年都给锁死。

注意,我跟四不买的第一条一样,不是说不买房。刚需,你得住,你不想租房,OK。

我说的是不买那种,让你搭上一切的房。

现象: 夫妻俩月入两万,敢背三百万的房贷,去够一个老破小的学区房,或者一个远大新的郊区盘。

分析: 过去二十年,为啥我们拼了命也要买房?

因为房子在我们这,被赋予了太多抽象的含义。

它=户口。

它=学区。

它=丈母娘的准入许可。

它=一个稳赚不赔的信仰。

这就像中世纪欧洲人买赎罪券。

那张破纸,它本身一文不值。但教会(类比当年的房产信仰)告诉你:你买了它,你就能上天堂!

于是大家砸锅卖铁地买。

结果呢?宗教改革一来,马丁·路德跳出来说:这玩意儿是骗人的!上天堂靠信仰,不靠这张纸!

赎罪券立马就成了废纸。

我们现在的房地产,就在经历这个祛魅的过程。

当房住不炒成为铁律,当学区开始轮动,当人口开始掉头向下……

房子在上天堂(稳赚不赔)这个功能,在迅速瓦解。它在回归它本来的面目——一个用来住的消费品。

你再用投资的眼光,加三倍杠杆去买一个消费品,你是不是傻?

你背上三百万的房贷,一个月还一万五。

这意味着,在未来三十年,你俩不敢辞职,不敢生病,不敢跟你那傻缺老板说个不字。

你不是在供房,你是在供祖宗。

你不是房主,你是房奴。你的人生,被这个水泥匣子给抵押了。

总结:

存一百万退休的前提是啥?是自由。

你最大的自由,是没有负债的自由。

人生下半场,如果你非要买房,记住一个原则:

月供不超收入30%是铁律,总价不超家庭年收10倍是上限。

永远不要用极限杠杆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先活下来,再谈活得好。那个绑死你的窝,打死也别碰。

三、 不买之三:让你上瘾的焦虑(各种屠龙术知识付费)

前两个是大件,是物理攻击。

这第三个,是小件,但它是魔法攻击,专门攻击你的焦虑。

——就是现在满天飞的各种知识付费。

现象:

30天小白到XX剪辑大师,月入过万!

XX大佬的100条人生心法,听完少走20年弯路!

XX财商课,教你复利思维,睡后收入!

你一看,不贵,99,199,咬咬牙也就买了。

你买了多少?你学完了吗?你学完的,用上了吗?

分析:

为啥这玩意儿这么火?

因为它击中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痛点:极度的意义缺失和上升焦虑。

我们大部分人干的活,都是抽象劳动。你在PPT上画了个闭环,你在Excel里拉了个抓手,你都不知道这玩意儿有啥用。你很空虚。

同时,你又怕被AI干掉,怕被00后卷死。

这时候,知识付费来了。

它给你提供了两样东西:

即时满足感:你花了199,你感觉你学到了价值一百万的富人密码。你下单的那一刻,你的焦虑瞬间缓解了。你感觉你上进了。

廉价的希望:它告诉你,你之所以穷,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你没开窍,你思维不行。你只要买了我的课,开窍了,你就能逆天改命。

这套路熟不熟?

这跟古代皇帝炼仙丹有啥区别?

皇帝(你)焦虑长生不老(阶层跨越)。

方士(卖课的)跑来说:皇上,我这有颗九转金丹(XX课程),吃了就能飞升!

皇帝花重金(99块)买来,吃下去。

哎,感觉是没飞升,但好像有点飘(自我感动),估计是快了,再来一颗!

你买的不是知识,你买的是安慰剂。

总结:

真正的知识,是反人性的,是系统的,是痛苦的。

它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在那些啃不动的经典著作里,在你自己亲手实践的血泪教训里。

它绝不在那个15分钟带你搞懂XXX的短视频里。

停止为缓解焦虑而买单。

你省下的那些安慰剂的钱,一年也能有好几千。

更重要的是,你省下了你最宝贵的注意力。把这些注意力拿去真看一本书,或者真睡一个好觉,都比这强。

四、 不买之四:所有一次性的爽(廉价的多巴胺垃圾)

这第四条,是釜底抽薪。

它不贵,甚至很便宜,但它每天都在吸你的血。

就是那些一次性的垃圾快乐。

现象:

每天一杯的网红奶茶。

刷抖音刷到停不下来的爽文打赏。

快时尚买来只穿一次就扔的衣服。

双十一囤积的、到过期都没用完的廉价日用品。

分析:

这背后是啥?是多巴胺陷阱。

我们前面说了,我们干的活太抽象,太累了。

你的原始人大脑急需奖赏。

我今天被老板骂了,太不爽了,必须得爽一下!

怎么爽最快,最便宜?

一杯奶茶,高糖高脂,你的原始人大脑高呼:爽!

一件新衣服,廉价的新鲜感,你的原始人大脑高呼:爽!

资本精准地捕捉到了你这个弱点。

它们把快乐做成了快餐。

用最低的成本,给你最强的刺激,让你上瘾,让你不停地买。

这就像古罗马的面包与马戏。

统治者(资本)发现老百姓(你)快活不下去了,要造反了(要存钱躺平了)。

怎么办?

给他们面包(廉价的奶茶和垃圾食品)。

给他们马戏(短视频和游戏)。

让他们沉浸在廉价的快乐里,他们就爽了,他们就忘了自己真正该干啥了。

你以为你是在犒劳自己?

不。

你是在用你救命的钱(你那一百万),去买麻痹你的毒品。

你花50块买了两杯奶茶,你爽了10分钟。

但这50块,本来是你退休金里的一块砖。你亲手把它抽走了。

总结:

延迟满足感,是现代人最稀缺、也最值钱的能力。

存钱的过程,就是对抗多巴胺的过程。

我的原则是:

买耐用品,不买消耗品。

买一件能穿十年的好大衣,不买十件穿一季的破布。

买能滋养你的食物(自己做饭),不买麻痹你的垃圾。

把快乐的来源,从向外购买,变成向内寻求(比如跑步、阅读、冥想,这些几乎是免费的)。

结语:你不是在存钱,你是在铸造自由

说到底,存一百万就退休的底气,不是来自那个一百万。

而是来自你践行这四不买原则后,所建立起来的低消耗的生活模式。

当你不买面子(豪车),你的财务就自由了。

当你不买枷锁(过度杠(房),你的人生就自由了。

当你不买焦虑(烂课),你的精神就自由了。

当你不买垃圾(快消品),你的身体就自由了。

你发现,当你把这些吸血鬼全踢出你的生活后,你需要的钱,根本就没那么多!

这一百万,不是你的终点,它是你的船票。

一张让你在消费主义的滔天巨浪里,能安然滚蛋,驶向你自己的新大陆的船票。

你不是在抠门,你是在战斗。

你不是在存钱,你是在铸造你那把,名叫自由的武器。

来源:山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