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不多!杨瀚森4分钟造3犯规,首节2分1板,但仍被主教练雪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22:14 1

摘要:10月27日,开拓者常规赛第三场客场挑战快船,开拓者本场首发是朱-霍勒迪、谢登-夏普、德尼-阿夫迪亚、图马尼-卡马拉、多诺万-克林根。杨瀚森依旧是替补待命出战,还不能首发出战。

10月27日,开拓者常规赛第三场客场挑战快船,开拓者本场首发是朱-霍勒迪、谢登-夏普、德尼-阿夫迪亚、图马尼-卡马拉、多诺万-克林根。杨瀚森依旧是替补待命出战,还不能首发出战。

4分钟,3次造犯规,2分1篮板,数据单上这一行字像一把钝刀,把球迷的期待一点点挫平。镜头切回替补席,他毛巾盖头,喘得胸口起伏,教练却再没看他一眼。有人算过,三场打完,他总出场时间加起来不到一节,平均每次触球0.8秒,连汗都没出透就被换下来。这不是练级,是速冻。

更多人焦虑的是:如果连开拓者这种缺内线的队都不给机会,后面还能去哪儿?答案其实藏在替补席末端——克林根正用37.5%的三分命中率把空间拉开,场均1.8次盖帽把禁区糊成水泥墙。教练组私下放话:谁能在15分钟内让球队赢分,谁就能留。杨瀚森目前交出的,是-9.3的正负值。数字冷冰冰,却决定饭碗。

有人把责任推给体能。季前体测报告写着:他折返跑倒数第三,心肺指数比联盟中锋平均低11%。听起来像大学生混进NBA,可别忘了,CBA总决赛他场均39分钟。问题不是跑不动,是不会跑。NBA的挡拆像机关枪,一挡就要拆到点,慢半步后卫直接拔了;CBA可以磨蹭两步再转身,差距就在这0.3秒。教练不是不爱用,是用了就丢分,谁也不敢拿季后赛名额赌。

更扎心的是卡位习惯。球探报告里连写三行:看球不看人,背手等篮板,先跳再找人。三场下来,他卡丢的篮板转化成对手二次进攻拿了8分。别小看这8分,开拓者两场球加起来输9分。教练组把剪辑视频甩他面前,一句话:先学会把屁股钉在对手大腿上,再谈技术。话糙,理真。

球迷最不服的是:明明他手活更细,还能传球,怎么就不如克林根?现实是,NBA先问你能不能守住,再问你能不能传花。克林根往三分线一站,对面中锋就得跟出去,禁区空了,夏普和阿夫迪亚的突破才有缝。杨瀚森目前三分0出手,对手直接放他三米,五个人缩成铁桶,开拓者最锋利的刀先被钝住。进攻四打五,防守还丢板,教练敢赌才是奇迹。

球队给出的下一步更直白:先去G联赛打十天,把心肺拉到及格线,把卡位练成肌肉记忆,再回来抢饭碗。听起来像流放,其实是最后的机会。发展联盟每天一场,飞机大巴连轴转,对手全是等着拿十天短合同的疯子,动作比NBA还凶。能扛下来,回来就能扛克林根;扛不下来,合同年底转成非保障,随时被裁。NBA每年30个二轮,三年还能留联盟的不到三成,这就是隐形淘汰赛。

有人担心下放就再也回不来。历史数据摆着:上赛季14个首轮中锋,7个被扔去G联赛练级,回来打出来的有5个。只要你能把正负值扭正,教练比谁都快给时间。最怕的是心态崩了,觉得被抛弃,十天里混日子,那就真完了。杨瀚森的团队已经给他找了私人训练师,每天加练300次挡拆后顺下终结,外加200次卡位跳投,连夜里睡觉都绑着心率带。想留下来,先得把自己逼成机器。

更深一层,这是中国球员集体面对的槛。从周琦到王哲林,数据都卡在一个尴尬区间:CBA大杀器,NBA守不住。根子出在青训节奏太慢,18岁还在打青年联赛,美国同岁已经一周三赛飞全国。杨瀚森19岁才第一次去美国,人家12岁就知道怎么换防小后卫,这九年差距靠几个月补,当然疼。想破局,只能把G联赛当高三复读,一遍不会十遍,十遍不会一百遍,直到身体先记住。

球迷该做的,不是天天在评论区喊给时间,而是盯紧他每一次下放后的数据:篮板率有没有过15%,挡拆后每回合得分能不能到1.1,防守降准能不能压到-5%。这三项达标,教练自然会把时间送到他手里。NBA只相信 spreadsheets,不相信眼泪。至于那些喊回国的大V,可以歇了,现在回来,等于提前宣布冲击失败,后面再想出山,没人会接。

四天之后,开拓者背靠背打爵士,内线戈贝尔不在,克林根可能轮休。如果杨瀚森能从G联赛连夜飞回,那场比赛就是窗口:对面是菜鸟凯斯勒,同样靠吃饼,同样怕换防。能在这群人头上抢下两个前板,盖一个必进球,正负值转成正数,教练就会记住。记不住也没关系,联盟30支球队,总有一个人在找能护框的二轮中锋,前提是你得先把自己练成答案。

机会真的不多,NBA每分钟都明码标价。4分钟3犯规不是耻辱,是提醒:要么把短板撕掉,要么被短板撕掉。杨瀚森现在站在悬崖边,下一步是长出翅膀还是自由落体,全看他十天里练得多狠。球迷刷手机等消息,他得先把自己练到手机都没空刷。

来源:申申侃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