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8日,茂名市组织召开《茂名市新业态经营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条例》暨消防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市消安委副主任、市消防救援局局长欧得华,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何维、教育局副局长麦丽敏、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朱华晓、卫健局副局长宁凌峰、消防救援局副局长马智良担任发布人,
10月28日,茂名市组织召开《茂名市新业态经营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条例》暨消防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市消安委副主任、市消防救援局局长欧得华,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何维、教育局副局长麦丽敏、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朱华晓、卫健局副局长宁凌峰、消防救援局副局长马智良担任发布人,中新社、南方日报、羊城晚报、茂名日报、茂名市广播电视台等10多家媒体的记者代表及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人参加。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指出
经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茂名市新业态经营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5年11月9日正式施行。这部被誉为“国内首部”专门针对新业态经营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以“小切口”立法破解监管难题,为全国新业态消防安全治理提供了“茂名样本”。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剧本娱乐、点播影院、民宿、露营基地、产后康养、医养结合、无人棋牌室、校外培训及托管机构等九类新业态在茂名市蓬勃兴起。这些场所普遍存在产业模式叠加、人员聚集度高、先天火灾隐患多、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给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五大挑战:新业态场所不断涌现,火灾防控难度大;国家及省级消防法律法规存在空白;政府职能部门监管责任不清晰;新业态经营者缺乏自我管理驱动力;消防部门缺乏有效管理抓手。
茂名市消防救援局局长欧得华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健全完善消防安全制度,茂名市自2021年启动立法筹备,历经四年深入调研、论证和审查,最终形成了这部“真管用、有创新”的专项法规。
一是明确行业主管,破解监管困局。 创新通过地方性法规方式,明确了九类新业态经营场所的行业主管部门,并对未来新增业态的主管部门确定作出前瞻性设计,从根本上改变“部门责任模糊”状况。
二是创设名录管理,提升监管精度。 建立新业态经营场所名录管理制度,由消防救援机构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并定期更新,为精准化监管提供基础支撑。同时鼓励制定行业标准,引导经营者“按标建设、按标管理”。
三是细化主体责任,兼顾共性与个性。 对经营者消防安全责任作出一般规定和特别规定,既提出共性要求,又针对不同业态特点制定“个性要求”,增强法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填补法律空白,增强管理刚性。 针对使用不符合标准装饰装修材料、个体工商户未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等常见违法行为,新设两项行政处罚,为监管执法提供有力抓手。
五是实行包容审慎,平衡安全与发展。 对新业态经营者优先采取教育提醒、劝导示范等柔性执法方式,允许“边发展边规范”,既守住安全底线,又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
市文广旅体局将对全市6家剧本娱乐场所、71家旅游民宿、20家露营基地建立台账,严格落实场景监控、一键开锁、疏散引导等针对性措施。
市卫健局将产后康养、医养结合机构纳入重点监管,每季度开展专项检查,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制定“一对一”疏散方案。
市教育局对校外培训机构实行“安全一票否决”,严格准入把关;对校外托管机构发挥“前哨”和“协调员”作用,强化部门协同联动。
市消防救援局将牵头开展宣传普法,出台配套文件,细化执法标准,形成“立法-普法-执法”闭环。
发布会同时公布了茂名市消防安全相关数据:今年1-9月,全市共接报火灾1147起,无人员伤亡,直接财产损失同比下降62.2%,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火灾。
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方面,全市已建成充电端口9.31万个,清理违规停放车辆8.99万辆,整改“飞线充电”行为1.84万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从去年16起降至今年2起,未发生亡人事故。
针对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风险,茂名市已印发专项工作指引,强化作业前审批公告、作业中现场监护、作业后清理巡查和全过程持证上岗,从源头防范安全风险。
今年“119”消防宣传月期间,茂名市将围绕“全民消防,生命至上——规范用火用电行为”主题,开展系列特色活动,包括深化消防普法教育、推动消防安全课进大学校园、举办全民消防趣味运动会、开放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等,其中对新出台《条例》的宣贯将成为重点。
《茂名市新业态经营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是茂名市运用法治思维破解消防安全管理难题的重要实践,将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经营者”全链条消防安全治理体系,为茂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
文、图/通讯员 茂消宣
好心平安茂名编辑部
编辑:陈天豪
初审:吴童
复审:梁艳
终审:陈瑞振
来源:茂名发布
来源:好心平安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