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足者多欲:德行不够的人,欲望就会很多,智慧也不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8 12:14 1

摘要:你每天刷手机的时间,比睡觉还长;你点开购物APP,不是因为需要,而是因为“怕错过”;你问AI答案,却越来越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

你每天刷手机的时间,比睡觉还长;你点开购物APP,不是因为需要,而是因为“怕错过”;你问AI答案,却越来越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

这不是懒,也不是焦虑,这是现代人正在经历的“道家式失衡”——不是没知识,是心太满;不是没选择,是魂太散。

剑桥大学的脑扫描仪第一次拍到了“静”的样子:那些每天静坐30分钟的人,大脑前额叶比常人厚了15%。

这不是玄学,是神经可塑性在说话。

《道德经》说“致虚极,守静笃”,两千年前的古人用打坐调息,今天科学家用fMRI证明:你越能放下念头,大脑越能重建秩序。

压力激素皮质醇下降23%,不是靠吃药,是靠“不折腾”。

你熬夜追剧、刷短视频、抢优惠券,以为在获取,其实是在透支神经资源。

真正的养生,不是补气血,是少耗神。

你以为“多贪”是钱不够?

错。

支付宝数据显示,83%的月光族,不是花不起,是停不下。

他们不是在消费,是在用虚拟打赏填补空洞。

直播间里,一个主播一句“家人们冲啊”,就能让一个大学生打赏三个月生活费。

这不是消费失控,是“漏斗越大,水池越漏”的数字陷阱。

你点的每一个“立即购买”,都在训练大脑:满足感来自外部刺激,而非内在满足。

道家说“不贵难得之货”,不是让你穷,是让你别把快乐外包给算法。

当“拥有”变成“占有”,你的心就成了永不填满的购物车。

更可怕的是“算法依赖型多疑症”。

斯坦福实验室发现,过度依赖AI做决定的人,怀疑自己判断的能力高出37%。

你问ChatGPT“我该不该辞职”,它给你五条理由,你却更慌了;你让AI分析伴侣的微信语气,结果疑心病加重。

这不是技术的错,是你把“思考”交给了机器,却忘了“怀疑”本该是人的本能。

庄子早就说过:“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靠外物判断,而是内观自明。

微软正在用《周易》的“简易、变易、不易”设计AI解释系统——不是让机器更聪明,是让它更“懂人”。

它要告诉你:答案不是唯一的,但你的判断,值得被尊重。

我们正集体患上三种现代病:信息肥胖症——吃太多,消化不了;选择焦虑症——选太多,不敢选;社交表演症——发太多,没人看。

这些,都是“多则惑”的当代变体。

你刷了100个视频,记不住一个;你收藏了500篇干货,一篇没用;你加了2000个微信好友,一个深夜能说话的都没有。

这不是信息爆炸,是心灵失重。

MIT的“数字极简主义”和道家的“少则得,多则惑”,隔着两千年的时空,拍了拍同一个肩膀。

真正的自由,不是拥有更多,是能放下更多。

不是连接更广,是能独处更深。

不是知道更多,是能静得下来。

你不需要关掉所有APP,但你得学会在刷手机前,问自己一句:我是在获取,还是在逃避?

你不需要断网修行,但你得每天留出十分钟,什么都不做,只是呼吸。

你不需要成为圣人,但你可以试着,不再用外界的喧嚣,来掩盖内心的空响。

道家不教你逃离时代,它教你,在这个时代里,怎么不被时代吃掉。

你越忙,越要静;

你越乱,越要简;

你越被算法推着走,越要记得——

你的心,不是数据池,是源头活水。

来源:林中怡然散步的居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