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新指南:明确二甲双胍2个好搭档,不推荐格列汀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9 17:40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931字 阅读4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吃药吃了十几年,血糖还是忽高忽低,难道药没选对?”

“听说有一种新药,不降糖但能护心,是真的吗?”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选对药,比单纯吃药更重要。尤其是到了“用药分化”时代,控糖不仅要看能不能降,还得看降得安不安全、有没有附加值。如今,国家指南更新了,二甲双胍依旧稳坐“头把交椅”,但它的“好搭档”已经发生变化,而格列汀类药物,则被明确不推荐。

这不是“偏方风向”,而是有理有据、有章可循的科学共识。

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五花八门,但在众多降糖药中,二甲双胍依然是最基础、最经典的选择。它不仅降糖稳、性价比高,还能兼顾减重、心血管保护与低风险副作用

新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中明确指出:

除非有明确禁忌,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初始治疗首选二甲双胍。

而且,这不仅仅是“中国特色”,国际上也是同一口径。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的共识中,也把二甲双胍列为基础用药

这么看来,二甲双胍的“江湖地位”,短期内还没有人能撼动。

根据2023版指南,糖尿病治疗已从“控血糖”转向“控风险”。也就是说,用药不仅要降糖,还得看是否能降低并发症风险,尤其是心血管和肾脏的“两个大敌”。

1. GLP-1受体激动剂:护心又控体重,适合“胖糖友”

这类药物的名字虽然有点拗口,但作用非常实在。

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能模拟肠道激素的作用,既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又能抑制胃排空、减少食欲,对控制体重和血糖都有帮助。

更重要的是,多项研究已证实它们具有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比如:

2021年《柳叶刀》一项荟萃分析指出,GLP-1受体激动剂可使心血管事件风险下降14%,心源性死亡风险下降13%。

对于有心血管病史或高风险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是实打实的“救命搭档”。

2. SGLT2抑制剂:降糖护肾,一举多得

另一位“主角”是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相比传统降糖药,它的机制相对“另类”——让多余的葡萄糖从尿里排出去。

听起来有点“浪费”,但其实是个“一箭三雕”的妙招:

控糖稳定:不过度刺激胰岛功能保护心脏:减少心衰住院风险延缓肾病:减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2020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DAPA-CKD研究表明,SGLT2抑制剂可将慢性肾病患者的进展风险降低39%。

这类药物的“出圈”,从来不是靠广告,而是靠一项项严谨的临床数据。

在这次指南更新中,有个“冷门”消息引发业内关注——格列汀类药物(DPP-4抑制剂)被明确列为“不推荐”选项。

这类药物曾一度被视为GLP-1受体激动剂的“平价替代”,但现在已被证实在多个关键指标上乏善可陈

降糖效果有限无明确心血管或肾脏获益长期安全性存疑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23年也发出提示,部分格列汀类药物可能存在胰腺炎、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风险。

相比之下,GLP-1和SGLT2类药物的“实绩”更为出色,格列汀类自然就被“挤下神坛”了。

尽管指南推荐GLP-1和SGLT2作为二甲双胍的首选搭档,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这两类药物

下面这几类人群,在用药前需格外谨慎:

肾功能中重度不全患者:部分SGLT2抑制剂需评估eGFR严重胃肠道疾病者:GLP-1激动剂可能加重恶心、呕吐低收入患者:新药价格偏高,长期用药负担不小

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结合血糖水平、并发症风险、经济能力、用药依从性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降糖方案。

药不在多,适合最要紧。

很多患者有个误区:吃了药就万事大吉,其实这是大错特错。

降糖药只是“工具”,生活方式才是“根基”。尤其是以下三点,必须做到位:

饮食控制:限糖、限油、限盐,规律进餐适度运动:快走、太极、游泳都可以监测血糖:规律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关注糖化血红蛋白

药物是一时的,生活方式是一辈子的事。

今天的糖尿病治疗,早已不是“吃二甲双胍+随缘控糖”的年代了。指南在更新,观念也要升级。不妨和医生好好沟通,根据最新指南,优化你的治疗方案。

二甲双胍依旧是稳固的基石,但别忘了,它也需要靠谱的“搭档”,才能发挥最大效益。而那些效果不确定、风险不小的药物,就该适时“退场”。

吃药这件事,不能靠经验,更不能靠“听说”,要靠科学。

参考资料: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格列汀类药物风险的提示》. 2023

来源:长春惠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