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说法|法官巧断家务事:解除心结,助力亲情回归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9 17:39 1

摘要:赵老太与老伴原本在养老院安度晚年,依靠积蓄和养老金,生活尚能自足。然而,赵老太被确诊患有恶性肿瘤后,三名子女因日常矛盾争执不休,始终未能就赡养方案达成一致,导致老人的生活与医疗费用陷入困境。重病在身的赵老太遂向天府新区法院提起诉讼,希望法院帮助解决“赡养难”问

01. 基本案情

赵老太与老伴原本在养老院安度晚年,依靠积蓄和养老金,生活尚能自足。然而,赵老太被确诊患有恶性肿瘤后,三名子女因日常矛盾争执不休,始终未能就赡养方案达成一致,导致老人的生活与医疗费用陷入困境。重病在身的赵老太遂向天府新区法院提起诉讼,希望法院帮助解决“赡养难”问题。

02. 调解过程

承办法官考虑到本案属于典型家事纠纷,不仅涉及法律事实,还牵涉三名子女之间多年的矛盾与隔阂,若简单判决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赡养问题,还可能激化家庭对立情绪。

因此,法官采取“倾听原委—安抚情绪—消除隔阂”三步引导法,对三名子女分别进行“背靠背”调解。通过“唠家常”的方式,法官充分听取了各方意见,梳理出三兄妹的主要矛盾焦点在于老人多年积蓄的去向问题。

为解开这一心结,法官向负责老人治疗事务的小儿子了解情况,并赴银行调取流水记录。随后,围绕孝亲敬老、修复亲情、促进家庭和谐等内容,法官对三兄妹进行了耐心劝导,并主动建立微信调解群,公示老人多年来的银行流水及治疗费用情况。

在各方心结逐渐打开后,天府新区法院向三兄妹发出《家庭赡养指导令》,从法律层面进行释法说理。三兄妹认识到,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如不履行,法院可依法强制执行以保障老人权益。最终,三兄妹在充分尊重母亲意愿的基础上,就赡养费、医疗费及照护安排等达成一致协议。

除了经济供养,法官也提醒子女应重视母亲的精神需求,积极给予情感慰藉。为促进亲情修复,法官特意将调解协议的签署地点从法庭移至赵老太的病房。三兄妹齐聚母亲床前,化解了彼此间的误会,让老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三人当场履行了赡养费用及第一期医疗费,并表示希望母亲安享幸福晚年。

03. 天天说法

《家庭赡养指导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规定制发,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该令督促赡养义务人不仅关注老年人的物质需求,更重视其情感陪伴,积极履行赡养义务。

赡养父母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律的明确规定,是无条件的法定义务。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不应仅停留在“支付费用”,还应满足其在居住、生活、医疗等方面的需求,更应注重精神赡养,让老人感受到家人的陪伴与温暖,安享幸福晚年。

今后,天府新区法院将持续深化家事审判改革,在司法实践中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与优良家风,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第二款: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来源:天府新区法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