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85花们还在古偶里打转,90年的彭小苒已经开始坦然演妈了,这一下,不知让多少还在硬凹少女感的女演员脸上挂不住。
当85花们还在古偶里打转,90年的彭小苒已经开始坦然演妈了,这一下,不知让多少还在硬凹少女感的女演员脸上挂不住。
最近的《暗河传》里,彭小苒演了一个母亲的角色,慕雨墨。
按理说,一个三十出头的女演员,尤其是有过大爆古偶角色的,接这种角色很容易被说自毁前程,或者被嘲显老。
可结果呢,观众一片叫好,觉得她演得自然,毫无违和感。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内娱对女演员的年龄苛刻到什么地步,大家心里都有数。
很多女演员过了三十岁,就拼命想抓住青春的尾巴,接的角色还是不谙世事的少女。
不是说不行,但看多了,观众也会审美疲劳。
彭小苒这个选择,可以说是一股清流。
有人问她为什么会接一个妈妈的角色,她的回答很通透。
她说演员这个职业,本来就应该去体验和呈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生。
这种不把年龄当成枷锁,而是当成履历的心态,比那些嘴上说着不焦虑,实际上却在医美和角色选择上处处设限的演员,要坦荡得多。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是不是真心在演戏,是不是尊重自己的职业,大家都能看得出来。
这种坦然接受角色设定的态度,本身就为她赢得了第一波好感。
大家看到的不是一个害怕变老的女明星,而是一个认真对待角色的好演员。
很多人对彭小苒的印象,还停留在《东宫》里那个一袭红衣、灵动决绝的西州九公主小枫。
那个角色确实太成功了,成了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也是古偶虐恋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那一年,多少人为了小枫和李承鄞的爱情哭得死去活来。
一个角色太过经典,对演员来说是光环,也是一种束缚。
很多演员一辈子都走不出一个经典角色的影子,演什么都像是在演自己。
但彭小苒没有被小枫困住,她很清醒地知道,演员的路要往前走,不能总躺在功劳簿上。
《东宫》之后,她没有疯狂复制小枫这一类型的角色。
她去演了《君九龄》,一个背负着家仇国恨,靠着高超医术一步步复仇的坚韧女性。
这个角色和天真烂漫的小枫完全不同,更加内敛和沉稳,需要更多内心戏的支撑。
再到现在的《暗河传》,她直接跨越到了母亲的阶段。
从灵动少女到坚韧医女,再到温柔而强大的母亲,你能看到她在角色选择上的清晰规划。
她没有急着去追逐流量,而是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路,用一个个不同类型的角色来拓宽自己的戏路,打磨自己的演技。
这种不靠流量硬撑,而是靠作品说话的演员,在当下的环境里,显得尤为珍贵。
现在太多所谓的演员,心思都没放在演戏上,而是放在了炒作、营销和维持人设上。
作品没几个,热搜倒是天天上。
彭小苒的另一个杀手锏,是她的台词功底。
这一点,得益于她早年的主持人经历。
在成为演员之前,她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科班生,在爱奇艺做过好几年的主持人,最有名的节目就是《爱奇艺早班机》。
那段经历锻炼了她强大的口条和临场反应能力。
所以你看她演戏,很少会觉得她的台词含糊不清或者有气无力。
她的发音字正腔圆,气息稳定,情绪表达也很到位。
很多网友都说,她一开口就是标准的播音腔,听着特别舒服。
在如今这个配音泛滥,甚至有演员念台词只念一二三四的时代,一个能用原声出演,并且台词功底扎实的演员,简直是稀缺资源。
这不仅是对观众的尊重,更是对自己演员身份的尊重。
一个连台词都说不好的演员,又怎么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角色呢?
从主持人转型做演员,这条路并不好走。
很多人都会带着有色眼镜看你,觉得你是不专业的“半路出家”。
彭小苒也经历过这个阶段,但她没有去辩解什么,而是默默地用一部部作品来证明自己。
她不是那种天赋异禀,一出道就惊为天人的演员。
你看她早期的作品,也能看到一些青涩。
但她的厉害之处在于,你能在她的下一部作品里,清晰地看到她的进步。
她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吸收,一直在进步。
这种稳扎稳打的劲头,让她走得很稳。
她不追求一夜爆红,也不在乎一时的流量得失。
她清楚地知道,作为演员,演技才是立身之本。
没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再多的流量也只是空中楼阁,风一吹就散了。
回过头来看,彭小苒的选择其实非常聪明。
她没有在三十岁的关口上,和其他女演员去争抢有限的少女角色赛道,而是另辟蹊径,用更成熟、更多元化的角色来证明自己的可塑性。
当别人还在为少女感而焦虑时,她已经悄然完成了转型。
说到底,一个演员的艺术生命力,不取决于她的年龄,而取决于她的演技和对表演的敬畏心。
观众想看的是好故事和好角色,而不是一张张打了柔光滤镜,不敢有皱纹的脸。
彭小苒用她的选择告诉市场,女演员不是只能演少女,成熟女性的角色同样可以很出彩,同样可以赢得观众的喜爱。
她这种清醒和通透,值得很多还在迷茫中的演员学习。
一个能主持能演戏,不炒作不卖惨,安安静静拍戏,踏踏实实做人的演员,她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观众的喜爱,就是对她最好的回报。
这样的演员,内娱真的需要多来几个。
来源:小田说说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