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禾元生物由武大教授杨代常创立,核心产品为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HY1001。目前,该药已获得NMPA批准上市,商品名:奥福民。
10月28日,科创板迎来两家生物医药公司:禾元生物和必贝特。
这两家公司开盘便迎来翻倍式大涨,禾元生物市值一度超过300亿元,必贝特市值超过200亿元。
禾元生物
禾元生物由武大教授杨代常创立,核心产品为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HY1001。目前,该药已获得NMPA批准上市,商品名:奥福民。
这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白蛋白药品,也是全球首个基于植物表达系统上市的重组人白蛋白药物。
根据公开资料,HY1001由水稻胚乳细胞表达,经提取、纯化生产的重组人白蛋白。基于禾元生物的技术平台,目标蛋白表达量可高达每公斤糙米20-30g,纯度可高达99.9999%以上。
Ⅲ期临床研究显示,HY1001治疗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其提升血清白蛋白水平的疗效不劣于人血浆来源的白蛋白(pHSA),且能在随访期保持与pHSA相当的稳定疗效。且免疫原性低。
目前,禾元生物已在武汉光谷生物城建成年产10吨重组人白蛋白(OsrHSA)原液及制剂cGMP智能化生产线,并已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年产120吨原液生产线及配套工程已于2024年9月开工建设。
除此之外,禾元生物还有7个候选产品管线,HY1002(重组人乳铁蛋白溶菌酶口服液)及HY1003(重组人α-1抗胰蛋白酶)处于II期临床,其他管线都尚处于早期临床或临床前阶段。
图1 禾元生物临床阶段的产品管线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全球药物分析系统
财务方面,禾元生物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340万元、2426万元、2522万元及1271万元,净利润分别亏损1.44亿元、1.87亿元、1.51亿元、8163万元。亏损大的主要原因在于高额的研发投入,期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1亿元、1.59亿元、1.17亿元和0.56亿元。
必贝特由“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专家钱长庚教授创立,公司聚焦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致力于开发全球首创药物和针对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疗法。
公司核心产品BEBT-908(伊吡诺司他)已在今年6月获NMPA批准上市,用于三线及以上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该药是一款全球首创的HDAC/PI3Kα双靶点抗肿瘤新药,获得“十三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CDE“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认定资格。
必贝特还在积极推动BEBT-908适应症向二线治疗r/r DLBCL拓展,其确证性I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1月启动。
目前,必贝特正在积极筹备产业化基地建设。此前,BEBT-908和临床试验阶段在研产品使用的试验用药由第三方CDMO公司完成。
此外,必贝特还有2款临床后期在研管线,5款临床1期、多个临床前管线。
图2 必贝特临床阶段的产品管线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全球药物分析系统
BEBT-209: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该药是一款CDK4高选择性的CDK4/6抑制剂,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已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BEBT-209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已于2024年11月提交与CDE沟通III期临床试验方案申请。
BEBT-109:已获准开展III期临床试验。该药是一款新型的泛突变选择性EGFR抑制剂,用于治疗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已于2023年9月CDE同意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此外,公司还有5款产品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同时,公司依托独立的自主研发体系持续开发包括口服小分子GLP-1R完全动剂和GPR75通路抑制剂以及小核酸药等一系列临床前候选化合物。
财务方面,必贝特同样尚未盈利。2022-2024年及2025上半年,公司无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88亿元、-1.73亿元、-5600万元、-7389万元。
参考来源:公开资料、药智数据-全球药物分析系统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医药行业信息传播,不代表药智网立场。
来源:药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