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固根本 思政铸魂育新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7 08:35 1

摘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的建设、思政工作、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深化综合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断夯实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第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官方全媒体平台推出“高质量发

高质量发展“十四五” • 喜迎第五次党代会②

喜迎党代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的建设、思政工作、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深化综合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断夯实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第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官方全媒体平台推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喜迎第五次党代会”专栏,全面展示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激励全体师生以饱满热情迎接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奋力谱写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今天为大家带来思政工作篇。

立德树人固根本

思政铸魂育新人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精神,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五年来,学校通过强化理论武装、打造“大思政课”中南品牌、锻造思政队伍,推进“五育并举”等系列举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深化理论武装 筑牢思想根基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全力推动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坚持思政工作“一把手工程”,成功入选教育部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校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举行升旗仪式暨“国旗故事会”主题教育活动

创新构建“读懂中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南大特色的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新品牌,建设成效被《中国教育报》等中央主流媒体专题报道。同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持续巩固了风清气正、凝心聚力的良好校园生态。

中央主流媒体整版报道我校党史学习教育纪略、“大思政课”教学案例创新“五亲模式”等

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工作成果丰硕。校领导班子成员在《人民日报》等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101篇,充分发挥领学带学示范作用,校内专家发表理论文章近400篇。学校持续建好“读懂中国”宣讲团,面向社会开展“点单式”宣讲,累计开展宣讲2000余场,线上线下覆盖160万人次,研究生宣讲团成员受聘成为学习强国“读懂中国·理响南湖”领学员。此外,开设理论阐释专栏17个,创设推出“中南师说”学术微视频55期,深入解读党的创新理论。持续建好湖北省、武汉市“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连续3年获评湖北省“理论热点面对面”先进单位。

学校“读懂中国”宣讲团面向社会开展“点单式”宣讲

创造性开设理论阐释专栏、“中南师说”学术微视频专栏和“读懂中国 • 新时代铸魂育人大思政课”微视频专栏

连续3年获评湖北省“理论热点面对面”先进单位

田野里的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学院4名教师开展“支点建设”专场活动

思政启智润心 课程铸魂育人

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程群建设,制定《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高质量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入选《习近平法治思想讲义》试讲高校,“校领导同上一门思政课”授课近200课时。

校党委书记侯振发讲授“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思政课

校长、党委副书记朱方伟讲授“提升七大思维能力 争做时代新人”思政课

首创“大思政课”案例教学“五亲模式”,将新时代伟大变革融入教学科研,入选教育部“新时代伟大变革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案例”。精心打造“百校百家共话百年中国”“读懂中国”等品牌通识课,将中国式现代化的解读“基因式”地融入课堂,获湖北省委领导批示“可在全省推广”。

开展“‘五亲模式’——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专题调研活动

思政课教师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将自己在新寮村的亲身经历巧妙运用进课堂

“五亲模式”大思政课教学资源作品展示

精心打造“读懂中国”“百校百家共话百年中国”等品牌通识课

持续实施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行动。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9项,入选全国高校数字思政精品项目1项,获评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湖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示范高校,4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新增7个“大思政课”研学基地。同时,在中国财经慕课联盟“同课异构”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中,4名教师荣获二等奖,1名教师荣获三等奖,有2门课程获评湖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9项

入选全国高校数字思政精品项目1项

拓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锻造思政队伍 夯实育人骨干

落实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构建“风雅颂”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制度文化体系。加强对思政教师的指导,持续完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初任教师导师制、书记校长第一课等教师德育体系,激发思政教师立德树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召开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会议

举办新入职教职工岗前培训

开展“思政铸师魂”实践专题,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

举办最美思政课教师推选展示活动、思政课教师讲课比赛

搭建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新“四梁八柱”,先后出台《关于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组织开展“教书育人奖”“公道美品德行奖”等表彰评选活动,着力锻造“大先生”。培育出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先进集体和个人。

为获第四届“教书育人奖”的老师颁发获奖证书

开展“公道美品德行奖”评选活动并以“大思政课”的形式讲述获奖人感人事迹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入选名单

健全思政队伍培育机制,持续优化“选、育、管、用”全链条辅导员培养模式。出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遴选辅导员讲授思政课,构建“专职+兼职”“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2人入选湖北省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培育计划,思政课教师队伍获评省级以上教学成果荣誉6项,思政队伍的专业能力与育人水平持续提升。涌现出“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十佳标兵”等优秀思政队伍代表。

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及“五个思政”专项试点工作终期考核答辩会

举办辅导员理论大讲堂暨“绘蓝图• 育新人”书记沙龙

尼加提·艾买提获评“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徐一菱获评“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十佳标兵”

推进五育并举 提升育人成效

实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育强基、美育浸润、劳育固本“五大行动”,健全“五育并举”协同育人格局。学校从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力量协同等方面着手,构建“学校统筹部署、多部门分工协作、师生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育人新实效。制定《“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实施方案》,建立“台账式落实、季度式推进”工作机制,为“五育并举”育人模式建设提供有力制度支持。

“读懂中国”系列社会实践项目成功入选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示范项目,全国示范项目仅十项

首台原创大思政课舞台剧《逐光的孩子》上演,将思政与美育相结合

以“读懂中国·行走的思政课”统筹开展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组建近300支实践队伍开展社会实践,连续5年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切实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深化志愿服务育人,建立校社结对机制助力学生实践。推动全校各学院与79个社区结对,组织学生开展校外调研、职业体验、劳动教育等实践活动,助力大学生在服务基层中深入了解社情民意,锤炼实践能力。

党团队联动同上行走的思政课

开展稻田里的思政课,将思政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

志愿者开展线上支教,为少数民族学生普及普通话

将美育带到社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展“希贤学堂”全国青马面对面交流,培育选树青年典型,先后涌现出“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青马工程高校班优秀学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全国百佳名录”等优秀典型。

开展“希贤学堂”

苏正民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

五年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