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不按套路出牌——别人开讲座发传单,他拉着学生玩“反诈密室逃脱”;别人劝孩子别轻生,他蹲在操场边听一个女孩讲她被骂了三年的日记;别人拍宣传片请演员,他扛着相机跟同事出警,拍下凌晨三点蹲在路边吃凉包子的辅警,和抱着失踪宠物狗哭成泪人的老太太。
你见过穿警服演剧本的警察吗?
他以前是拍电影的,现在天天在派出所里找羊、写信、做反诈剧本杀。
没人想到,一个放下话筒拿对讲机的人,能把派出所变成剧场。
他不按套路出牌——别人开讲座发传单,他拉着学生玩“反诈密室逃脱”;别人劝孩子别轻生,他蹲在操场边听一个女孩讲她被骂了三年的日记;别人拍宣传片请演员,他扛着相机跟同事出警,拍下凌晨三点蹲在路边吃凉包子的辅警,和抱着失踪宠物狗哭成泪人的老太太。
《寻羊记》那集火了,不是因为剪辑多牛,是因为观众看见了那个蹲在泥地里翻垃圾桶的警察,嘴里念叨的不是“依法办事”,是“这狗毛颜色,跟我小时候养的那条一模一样”。
他不是天生会当警察。
转行那年,亲戚说他疯了,文艺圈的朋友说他“掉价”,连他爸都问:“你那些戏,不比抓小偷有意义?
”他没辩解。
直到有一天,一个总低着头的女生偷偷塞给他一张纸条,上面画了只被锁链捆住的鸟,底下写着“老师,你能帮我飞出去吗?
”他没回“我会帮你”,而是第二天带她去派出所的空房间,把窗帘拉上,打开投影仪,放了一部他早年拍的短片——主角是个哑巴,用舞蹈讲完了整个故事。
女孩看完没说话,但那天之后,她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他不提“初心”,也不说“奉献”。
他只是记得每个孩子的眼神,记得那个因为被欺负不敢上学、最后在“阳光信箱”里写下“我害怕明天”的男孩,记得那个在警局门口蹲了三天只为问一句“你们有没有看到我家狗”的老奶奶。
他把这些都拍下来,不是为了宣传,是怕哪天自己忘了——忘了为什么放下镜头去捡起警徽。
现在全市都在学他的“影像档案法”,说这是创新。
可谁懂呢?
他拍的从来不是工作流程,是人。
是那个被骂“废物”却偷偷给流浪猫买罐头的高中生,是那个每天早上六点准时来送热豆浆的修车摊老板,是那个在反诈剧本里演骗子、最后哭着说“我其实也不想骗人”的中年男人。
他不教你怎么防骗,他让你看见骗人的人,也有多疼。
有人说他太感性,警察得铁面无私。
可你想想,哪个真正能走进人心的警察,不是先把自己活成一个“人”?
他不喊口号,但他让一个不敢说话的女孩,在镜头前笑了;他不立功受奖,但那50万播放量的视频里,有人留言:“原来警察,也可以这么温柔地活着。
”
他没想当英雄。
他只是觉得,如果当年有人愿意听他说一句“你不是垃圾”,也许他不会在深夜的出租屋里哭着烧掉所有剧本。
现在,他替那个少年,把话补上了。
来源:倩怡教育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