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马来西亚吉隆坡东盟峰会期间,一场没有提前高调官宣的密谈搅动了全球贸易圈,巴西总统卢拉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闭门会面,让持续两个月的美巴关税战露出了转机的苗头。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2025年10月,马来西亚吉隆坡东盟峰会期间,一场没有提前高调官宣的密谈搅动了全球贸易圈,巴西总统卢拉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闭门会面,让持续两个月的美巴关税战露出了转机的苗头。
但真正引发热议的不是“会谈取得积极进展”的笼统表述,而是巴西外交部长维埃拉会后抛出的硬要求:谈判期间必须暂停征收美方此前加征的高额关税。
一边是8月刚把巴西商品关税从10%飙升至50%的美国,一边是敢在谈判桌上主动设条件的巴西,这场博弈的天平正在发生微妙倾斜,美国真的会答应这个“先决条件”吗,巴西又凭什么有底气跟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叫板?
要读懂巴西的底气,得先看一组扎眼的数据,卢拉在此前的采访中就公开指出,过去15年美国对巴西的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总额高达4100亿美元,仅去年美国就从双边贸易中赚取了70亿美元顺差。
而且巴美贸易在巴西经济版图中占比极低,仅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7%,卢拉甚至直言“即使没有对美贸易,巴西也能生存”,这意味着美国加征关税对巴西经济的冲击并非致命,反而可能让依赖巴西农产品的美国市场自食其果。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牛肉贸易,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自2025年1月以来,美国牛肉价格已上涨近9%,创下历史新高,其中碎牛肉价格同比涨幅接近12%,牛排价格也上涨了8%。
这背后固然有美国牛群规模降至74年来最低、饲料成本飙升等因素,但对巴西牛肉加征50%关税无疑是雪上加霜,要知道美国约8%的牛肉消费依赖进口,巴西曾是其重要供应来源。
反观巴西,不仅没被关税打垮,反而在9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出口成绩单:当月牛肉出口总额达19.2亿美元,出口量37.3867万吨,价值和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9%和17%,其中对华出口量更是激增38.3%,创下单月新高。
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韧性,让巴西在谈判中腰杆硬了不少,更值得关注的是巴西的反制底牌。
2025年4月正式生效的《经济互惠法》给了卢拉政府明确的法律支撑:当外国采取单方面不利措施时,巴西可暂停商业优惠、投资安排等进行对等反制。
卢拉早已放出话来,如果协商无果,美国征50%的税,巴西也会以同样税率回敬,同时还计划联合其他受美国关税打压的国家向世贸组织申诉,这种“软硬不吃”的姿态,与此前不少国家对美贸易战中的被动应对形成了鲜明对比。
回到吉隆坡的这场密谈,双方的表态其实暗藏玄机,卢拉在会谈后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双方已同意各自团队立即会面,推动解决美国对巴西的关税与制裁问题。
特朗普则在此前释放了松动信号,称“应该能够为两国达成一些相当不错的协议”,这种表态与其8月强硬加税时的姿态形成了明显反差,不过,对于巴西最关心的“暂停征税”诉求,美方始终没有给出明确回应,这也成为当前谈判最大的未知数。
维埃拉在会后向记者透露了更多细节: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和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均出席了会议,巴西代表团计划于会谈当天就与美方团队碰面,着手制定谈判时间表和讨论领域。
让人意外的是,此次会谈并未提及特朗普此前反复强调的“博索纳罗政治迫害”议题,此前美国加税的重要理由之一,便是指责巴西最高法院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审判存在不公,甚至还制裁了主持审判的最高法院法官亚历山大·德·莫赖斯。
回避这一敏感话题,被外界解读为双方有意为关税谈判“减负”,避免矛盾进一步复杂化。
巴西发展、工业和贸易部执行秘书马西奥·罗萨提到的一个细节,更能说明巴西的战略调整:关税已悄然重塑全球牛肉贸易格局,在美国加税之后,部分巴西牛肉出口商开始通过墨西哥等第三国开展三角贸易,绕开关税壁垒。
而美国市场因供应减少,牛肉价格持续走高,消费者和相关企业的抱怨声越来越大,这种“美方加税、美方承压”的局面,无疑为巴西的谈判增加了筹码。
除了牛肉,咖啡行业的诉求也在推动谈判进程,作为全球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与最大咖啡进口国美国的贸易关系本就紧密。
但自8月美国对巴西咖啡加征关税后,巴西对美出口量骤降46%,9月跌幅虽收窄至20%,但行业担忧若关税长期存在,美国消费者可能转向其他供应国,巴西将永久失去部分市场份额。
正因如此,巴西咖啡工业协会(ABIC)主席帕维尔·卡多佐明确表示,对卢拉与特朗普的会晤感到乐观,认为这有助于维护两国的历史性伙伴关系。
牛肉行业的期待则更为迫切,巴西牛肉行业组织Abiec在声明中指出,若美巴达成谅解,不仅能保持巴西产品的竞争力,还能保障出口商的可预见性,更有望扩大巴西牛肉在北美市场的占有率。
要知道,在2021年美国取消对巴西新鲜肉类进口禁令后,巴西对美牛肉出口曾一度增长57%,这样的增长潜力让双方都不愿彻底撕破脸。
综合来看,美国同意“暂停征税”的可能性正在上升,但短期内全面取消关税的概率不大,从美方角度看,国内牛肉价格高企已引发民生焦虑,若巴西启动对等反制,还可能波及大豆等其他农产品贸易。
要知道美国大豆农场主对巴西市场的依赖度不低,财政部长贝森特甚至直言自己拥有大豆农场,期待通过贸易协议恢复出口,从巴西角度看,虽然有中国等市场兜底,但美国仍是重要的高端农产品出口目的地,尽快解决关税问题符合其长远利益。
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双方先就“暂停征税”达成阶段性共识,为后续谈判创造条件,随后再逐步就具体商品的关税调整展开博弈,对于巴西而言,这已是阶段性胜利。对于美国而言,既能缓解国内市场压力,也能避免与巴西彻底走向对立。
这场关税战的转机,本质上是实力与利益的再平衡,而最终的谈判结果,或许在未来几周就能见分晓。
来源:月尘染星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