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全安镇:以垂钓赛事为媒 激活城郊经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8 02:07 1

摘要:赛场边,游客驻足观赛、村民忙着推介土特产,一幅“赛事旺、产业兴、百姓乐”的画卷徐徐展开——这既是陂头村作为广东省第三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培育建设成果展示,更是南雄市以“体育+”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近日,南雄市首届职工垂钓大赛在全安镇陂头村东江钓场启幕。33支代表队、180名职工选手齐聚挥竿竞技,开展为期三天的个人晋级赛和亲子赛。

赛场边,游客驻足观赛、村民忙着推介土特产,一幅“赛事旺、产业兴、百姓乐”的画卷徐徐展开——这既是陂头村作为广东省第三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培育建设成果展示,更是南雄市以“体育+”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此次职工垂钓大赛期间,选手们对钓场及周边环境的纷纷表示赞扬。参赛选手邱晓萍感慨:“这里环境优美,渔场体验感很好,连我这样的新手都能轻松钓到鱼,玩得特别开心!”另一名选手李军雄也表示:“感谢政府提供了设施完善、环境舒适的垂钓基地和交流平台,希望今后能多办几次这样的活动。”

陂头村的蝶变,始于对“资源困境”的破局。早年,该村虽坐拥星罗棋布的鱼塘、水库,却因缺乏运营思路,只能局限于传统养殖,村民收入单一,“守着水资源没出路”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全安镇深入调研村情,精准抓住陂头村距离城区不到10分钟车程的城郊区位优势,集竞技钓、库湖钓、休闲钓、河钓于一体的资源优势,及垂钓运动“受众广、社交强”的特点,成功走通了盘活水资源、办响垂钓赛、做强体育产业的转化之路,将东江钓场打造为“广东省垂钓基地”,成为业内知名的赛事高地,已持续承办国家、省、市级大型竞技垂钓赛事上百场,年均吸引参赛人员约5000人次,直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及配套产业创收超100万元,并带动务工40多人,切实把美丽生态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

如果说垂钓赛事让陂头村迎来了流量,创新的运营理念则让这份流量真正沉淀为“留量”。陂头村在2025年借典型村培育契机,强化“运营前置、建招同步”的理念,把“未来怎么运营、游客需要什么”的思考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

基础设施提升,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该镇大力推进道路硬底化、修缮排水设施,规划停车区域,绿化美化周边环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游客体验,让东江钓场成为“钓好鱼、品美食、歇好脚”的好去处。同时将一旁的凌江休闲农庄一并组团发展,围绕垂钓游客配套需求定制农家菜菜单、举办丰收节千人石螺宴等活动,让“留量”进一步转化为“增量”。

此外,陂头村还深化拓展发展路径,推动业态从单一赛事向全链条消费升级。村集体引入社会资本将村内闲置破旧养殖场改造为“有风筱院”休闲音乐餐吧,新增户外露营、摄影打卡、夜间休闲、亲子团建等业态,让参赛选手和游客实现“白天钓鱼、晚上休闲”;再串联起凌江生态农庄的山地车、太空舱体验和地道农家菜、东江钓场的竞技乐趣,原本单一的赛事消费,升级为吃住行游娱全链条的体验消费,有效填补了赛事之外的消费空白。

“我们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持续强化‘运营前置、建招同步’理念,深入推进‘体育+文旅’融合发展,助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安镇武装干事、陂头村驻村组长郭磊的话,道出了陂头村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坚定方向。未来,陂头村将继续以“体育+”为纽带,激活城郊经济,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推进“百千万工程”书写更多鲜活篇章。

南方+记者 叶志强

通讯员 钟胜坤 叶蓓

【作者】 叶志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