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网评:张雪峰改口称文科“大有可为”,是真学乖了还是再博流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8 14:40 1

摘要:近日,张雪峰全平台解禁,在其短视频平台账号“张雪峰讲升学规划”恢复直播,超4万人在线。直播中,他风格大变,称文科专业“大有可为”。从2007年加入“北漂”大军开始,张雪峰用了近十年时间,从默默无闻的普通培训老师,成为抢手的“网红名师”。(红星新闻10月27日)

近日,张雪峰全平台解禁,在其短视频平台账号“张雪峰讲升学规划”恢复直播,超4万人在线。直播中,他风格大变,称文科专业“大有可为”。从2007年加入“北漂”大军开始,张雪峰用了近十年时间,从默默无闻的普通培训老师,成为抢手的“网红名师”。(红星新闻10月27日)

近一个月的账号封禁期后,张雪峰全平台解禁复播,观众在线见证其画风突变:昔日高喊“文科都是服务业”“报新闻学就打晕孩子”的“文科黑”,如今却盛赞汉语言文学“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列举网剧编剧、自媒体文案等多个就业方向。这番180度反转,让网友直呼“看不懂”,也引发了关于教育认知与流量逻辑的深层讨论。

张雪峰的走红与争议,始终围绕着功利化教育指导展开。2016年,他凭借《7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的硬核分析爆火,以“实用主义”标签收获6500万粉丝,成为无数家长眼中的“升学救星”。但他将文科矮化为“舔”,将基础学科视为“天坑”的极端言论,本质上是用单一的就业赚钱标准切割教育的多元价值,强化了社会的教育焦虑。此次封禁源于其不当言论违反平台规则,而复出后的迅速改口,很难让人相信是认知的真正转变,更像是对舆论风险的规避和流量密码的再解读。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完整的人,而非单纯的就业机器。文科的价值从来不止于谋生技能,它关乎人文底蕴的传承、社会共识的构建、精神世界的塑造。张雪峰口中的“可为”,依旧局限于考公岗位多、能做销售的功利框架,并未真正认可文科在维系社会文明中的核心作用。这种新瓶装旧酒的改口,看似为文科正名,实则是更隐蔽的矮化,继续将教育绑在功利主义的战车上。

更值得警惕的是背后的流量逻辑。从“黑文科”引发论战涨粉,到解禁后改口制造话题,张雪峰的每一次言论转向都精准踩中舆论热点。教育行业的严肃性、公益性与网红经济的牟利性、娱乐性本就存在天然矛盾,当教育指导变成“嘴是两张皮”的流量游戏,不仅会误导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更会动摇国家全面发展的人才根基。

文科大有可为本是共识,它在文化传播、社会治理、情感沟通等领域的作用无可替代;但文科也面临就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挑战,这需要的是理性探讨而非极端否定或盲目吹捧。张雪峰的改口提醒我们,教育认知不该被流量裹挟,学科价值不应由网红定义。无论是学子选择专业,还是社会看待教育,都需要跳出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回归到尊重多元发展、重视长远价值的理性轨道上。毕竟,真正的教育指导,从来不是迎合流量的随口表态,而是基于多元价值的责任担当。

来源:江城高校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