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HttpClient优化网络请求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7 12:52 1

摘要:接下来发生的,就是把警告当成提醒来处理的全过程记录。警告的意思不复杂:项目里那套老旧的 WebClient/WebRequest 在被逐步边缘化了,编译器在提醒你别再指望它们会一直存在。用着也能跑,不会立刻挂掉,但这是平台在明说——将来可能直接删掉,早点把替换

迁移到 .NET 9 后,编译器抛出了一个警告:warning SYSLIB0014,提示

接下来发生的,就是把警告当成提醒来处理的全过程记录。警告的意思不复杂:项目里那套老旧的 WebClient/WebRequest 在被逐步边缘化了,编译器在提醒你别再指望它们会一直存在。用着也能跑,不会立刻挂掉,但这是平台在明说——将来可能直接删掉,早点把替换工作做了,别等到真要用到时才手忙脚乱。

这次迁移本来是常规操作,把项目从 .NET Framework 挪到 net9。按微软的路线图,HttpClient 从很早就被推荐了,后来在 .NET Core 里,老的 API 就慢慢被弱化,到了现在这一步,警告变成了“废弃标记”。对我们来说,这不是一句可有可无的提醒,而是要开始落地执行的信号。

我把这次迁移当成一次小型演练,记录下关键点。项目后端用的是 FastEndpoints,这个框架对小团队挺友好的:上手快,里边自带的事件总线和任务队列能省不少事,性能也不错。我做了些基准测试,和 Asp.Net Core Minimal 相差不多,响应速度比传统的 MVC 要好些。短期内继续用它没问题,但如果要扩成多人多模块的大项目,建议考虑 ABP 这种偏企业级的框架,管理和扩展性更合适,避免以后拆分和治理时麻烦越堆越多。

说说我对 WebClient 的印象:差不多十年前用过一次,场景挺简单——做 ActiveX 插件,一口气把一堆图片下下来。WebClient 包了 WebRequest,写起来省事,样板少,适合那种快速实现的场景。问题是,现在的关注点变了,性能、连接复用、超时策略、异步稳定性这些更重要。HttpClient 在这些方面更灵活,也更利于统一管理连接池,长期看更靠谱。

搬代码的时候碰到的技术要点比较具体,不是仅仅换个类名就完事,得琢磨下面这些细节:

- 先在代码库开个迁移分支,把目标框架改成 net9,跑一次编译,把所有警告和错误清单拿出来。SYSLIB0014 是最突出的一条,定位到创建 WebClient 的地方,把调用先包一层适配器。适配器里引入 IHttpClientFactory,由工厂管 HttpClient 的生命周期,统一配置超时、重试策略和连接相关参数。把修改集中,可以降低回滚风险,也方便逐步验证。

- 别光改类型名。HttpClient 的默认行为和旧 API 不一样,错误处理、超时设置和重试逻辑都需要重新考虑。以前同步调用习惯写 try/catch 的地方,改成异步后,有的异常类型会变,有的超时表现也不同。把这些逻辑拆开,单独写测试覆盖,别抱着“应该差不多”的心态直接上线。

- 项目里如果有大量同步旧代码,改成 HttpClient 的异步调用后,调用链要理清。忘记 await 的坑很常见,会导致任务未完成就继续往下走。为了避免 thread pool 被耗光,注意使用 IHttpClientFactory 并发控制,像需要并发下载的任务,加入 SemaphoreSlim 来限制并发度,不然一发多线程并发就把自己或目标服务器干垮了。

- 测试要跟着走。单元测试中关于超时、重试和网络异常的断言需要重写。集成测试里多模拟网络波动、慢响应或断连场景,确认事件总线和任务队列在异常情况下不会把错误往外抛成灾。FastEndpoints 自带的 JobQueue 在这里有用,把会阻塞 IO 的长耗时任务放到队列里,保证请求层不被拖垮。

- 把改动通知到相关团队。这种替换看起来是内部细微改动,但会影响接口调用模式和异常类型,其他服务拿到新版本后要做兼容测试。我们在代码审查流程里新增了一个检查点:凡是涉及网络调用的更改,都必须有人复核测试过。多人把关能把上线风险降下来。

迁移的具体做法我这样安排:先把能集中改的地方抽成适配层,适配层内部用 IHttpClientFactory,并定义统一的配置方式(超时、重试策略、连接池设置等)。然后逐模块替换原有逻辑,改完一部分就跑一轮完整的单元和集成测试。遇到复杂场景(比如并发下载且需要控制速率),我会用 SemaphoreSlim 控制并发,用 Polly 或自定义逻辑实现重试和退避。最后上线前在 staging 环境把网络异常的场景大力跑几遍,确认 JobQueue 在异常情况下能把任务妥善重试或记录失败,而不是整个服务崩溃。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团队协作细节:替换后异常类型会发生变化,日志要写清楚,提示信息要被其他服务能识别。为此我们在改动里顺手改了几条监控告警阈值,避免上线初期被大量新异常刷屏,影响运维判断。

顺便提一句,.NET 10 的正式版据说会在下个月中旬发布,听说会带来一波 JIT 性能优化。对正在做迁移的人来说,这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平台在往更现代、更高效的方向走,旧的东西要赶紧换掉,留着反而是隐患。时间节点上可以计划把这次迁移当成两步走:先把代码迁到 net9 并替换废弃 API,稳定后再评估是否要上 net10 的新特性或做进一步性能调优。

如果你手上也有类似的迁移任务,遇到不确定的点可以私信我。我能分享一些具体替换策略、测试注意点和实践中的小坑,虽然对复杂架构问题帮得有限,但日常层面的经验交流还是能省些弯路。觉得这篇有用的,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方便以后一起交流。

来源:小宇科技每日一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