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是被债逼死的,而是被“良心”拖垮的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6 05:29 1

摘要:不是因为她赖账,而是因为她太讲良心——不肯搬走,不肯放弃,不肯承认自己“该认输”。

她还了50多万,法院还是冻结了她的房子。

不是因为她赖账,而是因为她太讲良心——不肯搬走,不肯放弃,不肯承认自己“该认输”。

这不是个例。

在中国,每年有超过200万人因债务陷入生存危机,其中近七成不是因为挥霍,而是因为一次创业失败、一场疾病、一个担保失误。

他们不是坏人,是太好的人。

他们把“还钱”当成道德义务,把“不逃避”当成人格勋章,却忘了:人活着,才是偿还一切的前提。

2023年,深圳有317人通过个人破产程序获得了债务减免,平均减免比例达到60%。

这不是“逃债”,是法律给诚实但不幸的人一条活路。

你不是在躲债,你是在申请“重启”。

就像一台过载的电脑,系统崩溃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是内存不够。

个人破产制度,就是国家给你的一次“格式化重装”。

别再以为“还清所有债务”才算有担当。

真正的担当,是先活下来,再谈还债。

法律早就明文规定:法院执行时,必须为你保留基本生活费、医疗费、子女教育费、租房费用。

你那套被冻结的房子,不是银行的战利品,是你和家人最后的遮风挡雨处。

你有权拒绝被赶出家门,有权要求保留最低生活保障——这不是狡辩,是《民事诉讼法》第250条白纸黑字写的权利。

催收电话半夜打到你孩子床头?

威胁“不还钱就让你全家抬不起头”?

2023年7月,银保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凡是以恐吓、骚扰、泄露隐私、上门堵门等方式催收的,一律违法。

你不需要忍,也不需要求情。

录音、截图、记下时间地点,直接向当地金融监管局投诉。

新规实施后,违规催收投诉下降35%,查处案例超200起。

你不是弱者,你是法律保护的对象。

更少人知道的是,现在多家银行主动找心理机构合作,为债务人提供免费心理咨询。

不是为了让你“感动得立刻还钱”,而是帮你从“羞耻、焦虑、自我否定”的情绪泥潭里爬出来。

数据显示,接受过心理干预的人,制定还款计划的可行性提升40%,复贷率提高近三成。

因为人一旦不崩溃,脑子才能动起来。

你不是疯了,你只是太累了。

债务的优先级,应该像急救时的“ABC原则”:Airway(气道)、Breathing(呼吸)、Circulation(循环)。

第一是生存:房租、饭钱、药费、孩子的学费。

第二是责任:孩子抚养、老人赡养。

第三才是信用:信用卡、网贷、私人借款。

法院执行时,会优先保护前两项。

你不是在“赖账”,你是在优先保障生命的基本秩序。

有人问:这样会不会影响信用?

会。

但信用可以重建,命只有一条。

你今天放弃房子,是为了明天能重新租个小铺子开早餐摊;

你今天申请破产,是为了三年后能重新贷款买一辆送货的车;

你今天不被逼到跳楼,是为了明天能教孩子说:爸爸/妈妈没输,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赢。

真正的成熟,不是咬牙硬撑到崩溃,

而是懂得在风暴中,先给自己留一口呼吸的气。

你不是失败者,你是还在战斗的人。

法律给了你工具,政策给了你退路,心理支持给了你力气。

现在,轮到你——

不再用道德枷锁锁住自己,

不再把“讲良心”当成唯一的生存法则。

活下去,才有资格谈未来。

而活着的人,终将重新站起。

来源:听悦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