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信不信,一个被坑了1.4万的网红,最后成了整个湖北鱼塘的救星?
你信不信,一个被坑了1.4万的网红,最后成了整个湖北鱼塘的救星?
那天李维刚蹲在鱼塘边,看着一网捞上来的白鲢像下饺子一样翻腾,心里凉了半截。5800斤鱼,三分之二是没人要的低价货,塘主老王却张口就要三万。
他没闹,也没撕,付了钱走人——可那晚的直播间,弹幕炸了。
不是骂老王,是骂“网红助农”这四个字。
我们以为是在帮农民,结果成了帮骗子收割流量的韭菜。
没人想到,一个普通小伙小李站了出来。
他没直播,没喊口号,只是带着水质监测仪、深水增氧泵,把自家鱼塘的每一寸水、每一条鱼都录了下来。
七千斤鱼,清一色的草鱼、鲫鱼、鳊鱼,没一条白鲢超标。
他没卖惨,也没要分成,只说:“你敢信,这鱼是自己长出来的,不是靠嘴吹出来的。
”
老王的鱼塘被查了。2022年就有投诉,造假记录早有迹可循。
可没人动他,因为没人敢碰“农民”这两个字。
现在不一样了,协会要拉黑名单,司法局出了合同范本,白鲢不能超15%——这不是刁难,是给真干活的人撑腰。
最狠的是李维刚团队。
他们不搞煽情,直接上区块链。
从投苗到捕捞,每一笔数据上链,扫码就能看鱼吃了啥、长了多久、谁在管。17家养殖户抢着报名,不是因为钱,是因为他们终于知道:诚实,比谎言更能卖钱。
孝感的旅游搜索量涨了17%,不是因为道歉,是因为有人真把鱼塘变成了实验室。30个达人去拍“真实鱼塘”,不是演戏,是取证。
你看到的不是风景,是信任重建的过程。
以前我们觉得,网红带货就是喊“家人们冲”,现在才明白,真正的流量,是敢把所有环节摊在阳光下。
你愿意为一个看不见的“农民”花钱,但你绝不会为一个藏数据的“老板”买单。
鱼塘没变,变的是人。
老王还在等翻盘,小李的鱼已经卖到武汉的高端超市。
李维刚的直播间里,弹幕开始问:“下个月哪家能开播?
”
没人再问“能不能便宜点”,都在问:“能查溯源码吗?
”
这世界从不缺会哭的人,缺的是敢把账本亮出来的人。
你点的不是鱼,是信任。
而信任,从来不是喊出来的,是养出来的。
来源:农村的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