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是这个星球上最高级的文明,没有之一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5 21:55 1

摘要:相信很多读者都知道英语中用History来表达“历史”的意思,这个单词是由his和story两个词组成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他的故事”。

@疾风呆蓝

当你读史书读得越多,必然会发现一件事情:

华夏文明是这个星球上最高级的文明,没有之一。

证明华夏文明高级的证据有很多,不是我这一篇文章能说得完的。

但是我有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分享给各位读者。

就两个字。

历史。

相信很多读者都知道英语中用History来表达“历史”的意思,这个单词是由his和story两个词组成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他的故事”。

这说明在这个单词创立之初,创造者认为的历史,就是某个人的故事。

而汉语的历史二字,是由历和史两个字组成。

历,本意是经过、经历,包括时间和空间上的经过,引申为记录时间的文献。

史,本意是中正记录事情的人,后来引申为记录事件的文献。

历史文献,就是同时记录时间和事件的文献。

既然要记录时间,那就要有记录时间的客观方法,于是古人基于天文观测发明了天文历法。

既然要记录事件,那就要有记录事件的主观原则,于是古人就规定了秉笔直书的记录原则。

所以你会发现,中国历史书,一定会记录某个重大事件发生在某年某月某日,当年当月甚至当天的天象如何。

这种传统,从甲骨文的商朝,到竹简的春秋,再到纸张书写的东汉,乃至数字记录的现代,书写的工具和载体一直在变,但是历史的记录原则从未改变。

一本书,里面只写了事情,却没有对应的时间和天文现象,不配称为史书。

而西方的history,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完全不在乎时间和天文现象的故事书。

被誉为西方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在他的西方历史学开山之作《历史》这本书中,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就没有出现过一个明确的时间。

西方历史第一次记录日食的原文是这样的:

“在第六个年头的一次会战中,战争正在进行时,发生了一件偶然的事件,白天突然变成了黑夜,泰勒斯预言了这次日食的发生。”

“at an encounter which happened in the sixth year, that during the battle the day was suddenly turned to night. Thales of Miletus had foretold this loss of daylight to the Ionians, fixing it within the year in which the change did indeed happen. ”

《历史》--希罗多德

中国历史第一次记录日食是这样的:

“当时的羲和,败坏了自己的德行,沉迷在饮酒之中,背离官职、擅离职守,扰乱了天道纲纪,完全抛弃了自己掌管天文历法的职责。到了秋季最后一个月的初一,日月星辰没能在房宿正常会合(指发生了日食)。乐官赶紧击鼓(示警),啬夫(掌管钱粮的官员)奔跑传令,百姓们也惊慌奔走(应对灾变)。可羲和空占着职位却不尽职守,对这一天象毫无察觉,对天象昏昧无知,因此触犯了先王定下的刑罚。”

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瞀奏鼓,嗇夫馳,庶人走。羲和屍厥官,罔聞知,昏迷於天象,以幹先王之誅。

《尚书·胤征》

两者记录历史的时候,对于天文历法的精确度,天差地别。

西方正经的历史书都给不出具体的时间,故事书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我们读的西方故事书,开头便是long long ago,啥时候的事情不知道,是真是假也不知道,反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

而我们读的中国故事书,哪怕故事是演绎改编的,都会尽量告诉你哪个朝代,小说的开头都得告诉你哪个皇帝在位期间发生了什么事,事情发生的时候正值什么季节和节气,你自己可以去找对应的历史书去看真实的历史。

可以看出,西方文明的源头对历史就不重视。

这倒也不能怪西方的古人,因为他们压根没有能力重视。

你要写历史,就需要有专门的史官,史官要写历史,前提是能够观察天象,制定历法。

制定历法最初是为了方便开展农业生产,因为有农业生产才能让人们脱离游牧狩猎,建立稳定的社会组织架构。

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组织架构,也就会产生文明,进而产生记录文明的需求。

连续且精确的历史记录,恰恰是文明水平高低的体现。

西方直到1824年德国历史学家利奥波德・冯・兰克(Leopold von Ranke)出版《拉丁和条顿民族史(1494-1514)》的序言中才提出了“如实直书”的方法论原则,首次将 “史料考据”“客观叙事”“学科独立” 作为历史书写的三大原则。

而中国,早在东汉汉安帝建光元年 (121 年) 就通过《说文解字》的 “记事者也,从又持中”, 精准概括了其 “人” 与 “记录” 的核心属性,并以 “中,正也” 赋予其 “公正记事” 的文化伦理。

这样看来,大明亡了80年之后,西方才第一次正儿八经搞出写历史的基本原则,这学习消化速度确实有够慢的。

周杰伦说华语音乐才是最diao的,而我要说,华夏文明才是最diao的。

有人说,你这属于夜郎自大,也太不谦虚了。

毕竟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文明,华夏文明只不过是亚欧大陆上重要文明之一而已,号称自己是最高级的文明,太不谦虚了。

那我问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华夏文明一直要强调谦虚?

你读书的时候,班主任老师会劝全班倒数第一的同学要谦虚吗?

班主任老师只会要求那些名列前茅的尖子生谦虚。

同样的道理,我们那迷人的老祖宗太清楚自己有多么牛逼了。

他们更清楚自己给后人设置的起点有多高,怕有些不肖子孙太过嚣张跋扈,反而影响了文明传承的大事业,所以才把谦虚写入中国人的道德守则之中。

虚张声势是弱者自保的无奈之举,谦虚守拙是强者自律的深谋远虑。

明亡之后,东西方经济物质发达与落后的转变,让饱受蛮夷愚民奴役之后开眼看世界的国人产生崇洋媚外的扭曲心态,几代人中国人都活在这种阴影之中。

可一旦中国人吃饱穿暖,其厚重的文明底蕴,一定会让世人抹去认知上的灰尘,破除思想上的殖民,重新理解华夏文明的伟大。

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好戏才刚刚开始。

来源:人生决策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