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小的温海涛从小就看着哥哥在电视播放的剧集中亮相,心中一直默默羡慕。尤其是当家里的亲友聚在一起观看《还珠格格》时,哥哥饰演的福伦从容不迫,台词一字一句如珠落玉盘,这让他对演艺圈充满了向往。他渴望拥有像哥哥一样的舞台,想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的演技,给自己喝彩。
文丨禄
他哥哥是“尔康他爹”,他却演戏19年始终不温不火。
刚火没三年,又患上了癌症。
明明与杜海涛只有一字之差,温海涛的生涯却只剩“悲剧”。
提起温海涛,大家可能比较陌生。
但要说起他的哥哥温海波,肯定是很熟悉了。
他就是老版《还珠格格》里面的尔康他爹,福伦大学士。
虽然这个时候才初步有了名气,但他其实入行的时间很早。
早年也出演过《聊斋》这种经典作品。
温海波虽然算不上什么厉害的演员,却也有一定的成就。
小小的温海涛从小就看着哥哥在电视播放的剧集中亮相,心中一直默默羡慕。尤其是当家里的亲友聚在一起观看《还珠格格》时,哥哥饰演的福伦从容不迫,台词一字一句如珠落玉盘,这让他对演艺圈充满了向往。他渴望拥有像哥哥一样的舞台,想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的演技,给自己喝彩。
但温海涛的想法与家里的期待背道而驰。父母觉得演艺圈是一个既动荡又充满了未知的行业,而温海涛从小读书成绩不错,也聪明伶俐,他们更希望他能考个好大学,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再娶妻生子,过上普普通通的幸福生活。叛逆的温海涛却认准了自己的兴趣,他偷偷报名了本地的戏剧团,希望通过话剧舞台积累舞台经验,从这个平台开始自己的演艺道路。
父母虽然一开始极力反对,但看到温海涛的坚持和热情,也渐渐动摇。他们选择了妥协——至少话剧不像影视圈那样复杂,并且温海涛确实展现出了对表演的天赋。温海涛在话剧团从零开始,他每天都待在舞台后场,亲力亲为,主动帮助搬道具、处理服装、装台卸台。为了争取到表现的机会,他总是摇着头拒绝周末的玩乐邀请,而是待在剧团认真学习。
因为这种极高的热情,温海涛很快被剧团的一位导演看中,给了他一个龙套角色——台上只有一两句台词,存在时间不到三分钟。然而正是这短短的几分钟,让温海涛感受到了舞台的魅力。站在光束下,他感觉人群的目光聚焦在他身上,那种崎岖路上的闪光点让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梦想。
从龙套做起,他走上了话剧主角的位子。经历了无数场演出,他的台词功底和表演张力早已炉火纯青,每一次谢幕,他站在舞台正中的感觉让他的付出变得值得。这些荣誉丝毫没有让他懈怠,他知道,自己的大梦想是能够进入影视行业,像哥哥那样,站在电视和电影的全国舞台上。
跨界并不是那么容易。话剧与影视表演有极大的区别,面对镜头不是一成不变的台词和同步动作,更多的时候,是要懂得与剪辑和镜头语言配合,甚至面临一个镜头拍了整个上午却只能在成片里留下几秒的情况。这种适应过程对温海涛这样一个渴望表现的年轻人来说微微触碰到了一丝挫败感。
温海涛并非轻言放弃的人。他开始在剧组之间奔走,不在乎角色大小,只要能够有表现机会他都会争取。他跑过龙套,演过不起眼的小角色,但正是这些角色的积累让他在不经意间收获了不俗的演技,逐渐获得一些业内人士的认可。终于他迎来了第一炮——《黑洞》的机会。这一次,是他第一次获得了一个重要角色,饰演一位有血有肉的正面人物“贺清明”。
故事的转折从这里开始。正当大家对他的努力充满期待时,命运像一只无情的手,拉下了属于他的帷幕。医疗的检查结果让他心冷如冰——肺癌晚期。就在演艺事业刚开始步入正轨,生命却给他重重一击。
经过数年的抗癌治疗与不断挣扎,温海涛还是没能逃过这一劫。然而他留下的《黑洞》、《春光无限好》等作品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绝唱。更有人开始关注这个凭借演技出圈的“宝藏演员”,惋惜他离世过早。
相比之下,他的哥哥温海波虽然不像弟弟一样快速走红,却走得平稳长久。即便已是步入花甲之年,他依旧坚守在荧幕里继续他的演艺梦。正如他的粉丝所说:或许温海波这样持久的努力,也是在替温海涛完成后来的梦想吧。
信息来源:文丨禄
来源:晓勇侃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