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更,恰似深秋时节一片飘零的树叶,在台湾政坛的国民党内部激起不小波澜。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于今年10月底对外公布,将于紧随其后于11月1日卸下主席职务,而更令人瞩目的事是,他并未独自离去,而是领着包括自己在内的总共211名国民党内部重要干部集体辞职离
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更,恰似深秋时节一片飘零的树叶,在台湾政坛的国民党内部激起不小波澜。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于今年10月底对外公布,将于紧随其后于11月1日卸下主席职务,而更令人瞩目的事是,他并未独自离去,而是领着包括自己在内的总共211名国民党内部重要干部集体辞职离去。朱立伦辞职的目的,他说想为接下来继任的新任国民党主席郑丽文留下充足的自由空间,使其之后能从容不迫地对自己未来的参与规划。
对于刚通过激烈选举成为党主席的郑丽文来说,这份“礼物”也属于沉甸甸的,在从选举胜利到正式开始任职的短暂十天里,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新班子。在如此狭小的时间内要解决多达211个重要职位空缺的难题,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不仅要找到合适的人来接班,更要在领导人最后的离开后顺利做好交接工作,并且完成党的正常运转,建立起新的凝聚力。
回溯朱立伦的政治生涯,他在国民党内扮演的角色不可小觑,马英九卸任党主席之后,朱立伦是唯一一位能完整走完四年任期的党主席,这本身就能看出一些问题,要知道在国民党过去的党主席更替历史中,不少主席在任期里都经历过重重困难,最后选择提前辞职,朱立伦虽说也走过风风雨雨,但还是坚持到任期结束才决定离任,这也从侧面体现了他的一些韧性。
这次211名干部集体辞职的规模,放到国民党百年历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以前即使主席换了,也只是核心层的小范围变动,而现在是大规模的总辞,这种“总辞”效应,意味着党内的人事协调工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党内各项信息的传递,从中央到地方,从政策制定到具体执行,都会因为人员的巨大变动而受到影响。在211名请辞的干部当中,有不少人掌管着地方的重要人脉,这些人离开之后,郑丽文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物色到可以胜任这些关键职位的人选,保证党务的平稳过渡和有效运转,这既考验她的识人能力,也考验她整合资源、凝聚人心的政治智慧。
对当前出现的危急状况,郑丽文明显展现出她决断和快速响应的一面,她没有一味地等待和被动,而是快速地采取了一系列行动,郑丽文的首要行动便是委任李乾龙先生出任副主席兼秘书长,李乾龙在国民党内根基深厚,联系广泛,与本土派有良好往来,郑丽文通过这项任命,把国民党内的本土派势力归拢到自身阵营当中,为郑丽文今后的执政营造了基础,本土派在国民党内部是十分关键的势力,任何一位主席想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都有必要得到本土派的支持,对于这样关键的两个职位,干脆让本土派中的有名望人士担任副主席兼秘书长,一方面是敬重本土派,一方面也简化了权力配置,提高了决策效率。
紧郑丽文又把季麟连将军拉进了自己的领导团队,季麟连在军系里很有影响力,他一加入,郑丽文就稳住了军系的立场,国民党长期以来就靠军队和退伍军人团体维系着内部的稳定,这项任命也寄托着党务年轻化和军系改革的希望,国民党是个历史悠久的政党,年轻化一直是个难题,郑丽文想通过带军系代表来搞改革,给外界一个信号,国民党正在拥抱改变,想要更多年轻人的注意和参与,也想让军系内部重新焕发活力。
郑丽文在组建新班子的时候,也对前任主席朱立伦团队的人才保持了尊重和延续,她打算继续任用朱立伦时期的重要幕僚李哲华,让他担任党的组织发展委员会(组发会)主任委员,组发会是国民党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发展的重要机构,由李哲华这样经验丰富的旧部留任,可以保证党务的连续性,避免因领导层变动而出现工作断层,郑丽文也主动联系了新媒体领域的知名人士吴宗宪先生,考虑请他负责党的文化传播委员会(文传会)事务。文传会重点任务是做党的对外宣传和形象塑造工作,要是吴宗宪真的加盟上,那国民党的对外宣传立刻就能活血提神,借助新媒体平台,让国民党的名气更大,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众,让更多人了解国民党的理念和政策,这事儿对一个老党来说,真不是搞点小动作就能解决的。
郑丽文正忙着组建新团队,应对内部挑战的时候,党内资深前辈王金平也发表了看法。他语气诚恳地建议郑丽文,将来做事,一定要找到那些真正懂得党务运作且擅长资金募款的人来协助自己,王金平的这番话,看似是中肯的建议,却也流露出他对党内实际运作的深刻理解,一个政党每天的运作,离不开组织体系的健全,更离不开资金的充足,无论是组织活动,招募党员,还是选举宣传,都需要不少的资源,王金平提到的“各种挑战”,除了眼前组建班子的难处,也暗含了国民党一直以来在募款和党务革新方面所遇到的难题,他的提醒,也在间接强调了以后团队成员专业性和实务能力的重要性。
朱立伦宣布 “总辞” 到郑丽文迅速做出回应,整个换届过程中的权力博弈是淋漓尽致的,朱立伦带了一大批干部集体辞职,来给新主席腾空间,其实这也在无形中给郑丽文设置障碍和困难,这显然是在考验郑丽文的领导能力,郑丽文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到,她做了精准的人事任命。她拉拢了本土派,稳定了军系,还试图在旧有架构里留下人才,又积极吸纳新鲜血液,这些举措,都是在国民党内部不同派系的利益之间找平衡,防止党内进一步分裂和动荡,王金平那番话,看似中立的建言,但潜台词也隐约透露出本土派对党内事务,尤其是人事安排,更希望拥有话语权,这都是国民党内部复杂的政治生态。
对于国民党的未来,郑丽文所承担的重任仍旧沉重,她必须在党内各个派系之中维持平衡,保证各项政策的实施能够得到广泛的支持,国民党历史悠久,内部派系繁杂,如何协调各方利益,避免内耗,将是她长久以来的难题,党务年轻化改革势在必行,随着社会结构与信息流传方式的改变,国民党必须获得更多年轻人的注意与参与,才能维持活力,拥有未来,这既包含更新党的理念和政策,也包含在党的组织结构和宣传方式上做出改变,郑丽文还要为即将到来的选举做好准备,不管是地方选举还是将来的大选,都需要一个团结高效的党组织去规划,调动资源,争取选民的赞同。
国民党的任何改革和发展,都需要在一个重大的前提上进行,那就是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这是国民党长期坚持的政治方针,也是维系其在政坛地位的重要因素,在这个大环境中,如何处理好两岸关系,既能坚持原则,又不会升级为冲突,将是郑丽文和她领导的团队要面对的主要挑战。国民党未来每一次的人事安排、每一次的政策转变,都会影响整个党的发展方向以及在台湾政坛的地位,郑丽文的领导力如何,在应对各种挑战时做出哪些调整,以及她怎样推动改革、平衡各方利益,将是国民党未来走向的关键,这既是郑丽文个人的考验,也是国民党能否在未来的一代找到自己的位置,赢得民众信任的至关重要的时刻。
来源:娱乐伪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