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我是徐小夕。架构师,曾任职多家上市公司,多年架构经验,打造过上亿用户规模的产品,目前全职创业,主要聚集于“Dooring AI零代码搭建平台”和“flowmixAI多模态办公软件”
大家好,我是徐小夕。
架构师,曾任职多家上市公司,多年架构经验,打造过上亿用户规模的产品,目前全职创业,主要聚集于“Dooring AI零代码搭建平台”和“flowmixAI多模态办公软件”
之前和大家分享了我们的 pxcharts 多维表格编辑器和flowmixAI智能办公工作台:
flowmixAI:从 AI 知识库到企业级智能工作台
pxcharts多维表格ultra版:AI + 多维表,工作效率飙升!
JitWord,一款AI驱动的协同Word文档编辑器
作为一名常年混迹开源圈的技术博主,我最近挖到了一个让前端和设计同学都眼前一亮的项目 ——SuperDesign。这是一个能直接嵌在 IDE 里的 AI 设计代理,用自然语言就能生成 UI 原型、组件甚至线框图,彻底打通了「想法→设计→代码」的链路。今天就带大家好好盘盘这个项目。
第一次看到 SuperDesign 的 GitHub 主页(https://github.com/superdesigndev/superdesign)时,我就被它的定位吸引了 ——「第一个开源的 IDE 内置设计代理」。
简单说,它的核心能力是:让我们在 VS Code、Cursor 这类编辑器里,直接用文字描述生成可复用的 UI 设计。比如输入「设计一个现代登录页」,它能瞬间给出完整的 HTML 页面,还支持基于现有设计迭代优化。
项目由 AI Jason(Twitter 账号)主导开发,目前在 GitHub 上已经积累了不少关注(5k+ star)。社区活跃度也不错,有 Discord 群组(链接)可以交流,作者响应也很及时。
我曾今也用过不少 AI 设计工具,但 SuperDesign 让我觉得「懂开发者」的点在于,它不是孤立的设计工具,而是深度融入开发流程的「助手」。
核心亮点我总结如下:
全链路设计生成:从低保真线框图到高保真组件,甚至完整页面,一个提示词就能搞定。生成的不是图片,而是可直接运行的 HTML 代码,带响应式布局。无缝集成开发环境:支持 Cursor、Windsurf、Claude Code 和普通 VS Code,不需要切换工具,设计完直接粘贴到项目里用。可迭代的设计流程:生成的设计可以「分叉」(Fork),每次修改都会生成新的版本(比如 ui_1.html→ui_1_1.html),方便对比不同方案。高度可定制:可以自定义提示词模板、修改设计规则,甚至替换 AI 模型(支持 Claude、GPT 等),对进阶用户很友好。本地存储安全可控:所有设计文件都存在项目根目录的 .superdesign/ 文件夹里,不用担心数据泄露,也方便版本管理。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 SuperDesign 的工作原理,我画了一张思维导图(用 mermaid 渲染),按「核心模块、依赖服务、设计流程、存储层」四色分类:
简单解释一下:
核心模块基于 VS Code 扩展 API 构建,设计代理引擎是大脑,负责解析用户需求并调度工具;依赖服务集成了多种 AI 模型(Anthropic Claude、OpenAI GPT 等)提供生成能力,搭配 Tailwind/Flowbite 实现样式,Lucid 提供图标;设计流程严格遵循「布局→主题→动画→HTML 合成」四步走,每步都可交互确认,保证设计质量;存储层通过 .superdesign 目录统一管理设计文件,迭代版本清晰,方便追溯。作为前端博主,我特别关注 SuperDesign 的技术选型,发现它的栈非常「接地气」,前端开发者上手门槛很低:
扩展开发用 TypeScript 基于 VS Code Extension API 开发,这是编辑器扩展的标准方案,生态成熟;UI 生成核心是 HTML + Tailwind CSS(通过 CDN 引入),搭配 Flowbite 组件库,生成的代码干净可复用;AI 集成通过 Anthropic、OpenAI 官方 SDK 对接大模型,支持自定义 API 地址(比如私有部署的模型);文件管理用 Node.js 的 fs 模块操作本地文件,逻辑清晰,主要处理 .superdesign 目录的创建和版本控制;交互层通过 VS Code Webview 实现设计预览,侧边栏面板提供输入界面,符合 IDE 操作习惯。这种技术选型的好处很明显:开发者可以轻松看懂源码,甚至二次开发 —— 比如我已经在琢磨怎么加个「自动导出 React 组件」的功能了。
SuperDesign 不是为了替代设计师,而是帮开发者和设计师「少走弯路」。我总结了几个高频场景:
快速原型验证产品提了个新需求?用它生成几个版本的 UI 原型,5 分钟就能和团队对齐方向,不用等设计师排期;组件库扩充项目需要统一风格的按钮、表单?让它按现有设计生成一批组件,直接抄代码;学习前端设计新手想练手响应式布局?输入需求后对比生成的代码,反向学习 Tailwind 的用法;设计系统落地团队有设计规范?把规则写成提示词,让它生成符合规范的 UI,避免「设计稿→代码」的偏差。用了一周后,我聊聊真实感受。
优点:
开源免费,可本地部署,数据不经过第三方,对企业用户友好;生成的代码质量高,响应式布局做得很规范,不是「一次性垃圾代码」;迭代机制贴心,每次修改都保留历史版本,方便回溯;支持多 AI 模型,不用绑定单一服务商,灵活度高。缺点:
依赖 AI 模型 API 密钥,免费用户有调用限制(比如 Claude 需要 API key);复杂交互场景(比如多页面跳转)支持还不够完善;对提示词质量敏感,描述不清楚时生成结果会跑偏;目前只支持 HTML 输出,想生成 Vue/React 组件需要手动转换。作为开源项目,本地部署很简单,适合想折腾源码的同学:
克隆仓库git clone https://github.com/superdesigndev/superdesign.gitcd superdesign安装依赖并启动调试需要 Node.js(16+)和 VS Code,打开项目后按 F5,会自动启动扩展开发宿主窗口:
npm install# 然后在 VS Code 中按 F5 启动调试3. 配置 AI 密钥:
在扩展设置中(Ctrl+, 搜索 superdesign),配置你使用的 AI 模型密钥(比如 Anthropic API Key),没有的话可以去对应平台申请。
4. 开始使用:
在侧边栏打开「SuperDesign」面板,输入提示词(比如「设计一个电商商品卡片」),等待生成后即可在 .superdesign/design_iterations 目录找到代码文件。
SuperDesign 最打动我的,是它模糊了「设计」和「开发」的界限。以前我们需要设计师出图、前端切图,现在一个提示词就能得到可运行的代码,这种「所想即所得」的体验,可能会改变很多小团队的协作方式。
作为开源项目,它的潜力不止于此 —— 未来可能集成更多框架(Vue/React)、支持更复杂的交互逻辑,甚至对接 Figma 等设计工具。如果你是前端开发者、产品经理或独立开发者,这个项目值得加入收藏夹,甚至参与贡献。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这,如果大家对这款开源项目感兴趣,也欢迎随时和我交流。
来源:趣谈前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