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楼市风暴,开始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8 01:59 1

摘要:你听说没?那个常年霸榜的央企老大哥,前9个月卖了2017亿,抬头还是“百强房企NO.1”,结果三季报一出,单季倒亏7.8亿,利润跳水300%。

你听说没?那个常年霸榜的央企老大哥,前9个月卖了2017亿,抬头还是“百强房企NO.1”,结果三季报一出,单季倒亏7.8亿,利润跳水300%。

我第一反应:假的吧?可数字白纸黑字,568亿营收蹭蹭涨,口袋却哗啦啦漏钱,这剧情比股票天地板还刺激。

讲真,这事把我半夜摁在手机屏前——咱老百姓都以为“央字头”稳如老狗,咋就突然亏到上热搜?往下看,你我都可能被它上一课。

01 先别急着同情,保利自己早埋雷

我扒了三年账本,发现罪魁祸首就俩字:地价。

2021年它拿楼面均价才0.68万/㎡,到2024年末飙到2.08万/㎡,三年涨幅205%,听着像打鸡血,可同期销售均价只从1.6万爬到1.8万,涨幅12%——这差价,直接把利润摁地上摩擦。

说白了,现在卖的房子,是2022、2023年高价抢的地,楼市一冷,售价抬不动,成本却像顶班高铁,盈亏一对冲,能不亏吗?

我表弟在投拓部,原话贼经典:““当年抢地像拍茅台,现在去库存像卖矿泉水。””——听着想笑,细品想哭。

02 三四线城市,是第二口深坑

更扎心的,是仓库里那2000万㎡土储,六成在三四线,近60%连基坑都没挖。

我上周回衡阳老家,北站新区那块保利的地,荒草比围挡高,蛙声当BGM——这画面,就是“账面资产”四个字最冷的注脚。

市场冷,资金更冷,计提跌价一到位,利润表瞬间失血。所谓“面粉贵过面包”只是前菜,“面包卖不动”才是主菜,还附赠隔夜馊味。

03 以价换量,全行业陪跑

保利都这德行,其他哥们能好哪去?国家统计局刚放话:9月70城新房均价环比再跌0.4%,可前九月全国销售面积仍下滑5.5%。

翻译成人话:降价也换不来成交量,大家都在“赔本赚吆喝”。这波操作,就像深夜直播间9块9抢iPhone,观众鼓掌,主播心在滴血。

我算了笔账,按保利今年卖1.8万/㎡的均价,每平米净利只剩不到110块,还不够给销售发提成,你说魔幻不?

“房子难卖,拿地猛如虎;利润缩水,报表瘦如土。”——我把这句发群里,瞬间被地产同学转发到刷屏,都说是年度最写实文案。

04 央企也逃不过的宿命:帮场子埋单

可转念一想,保利真傻吗?非也。

2022、2023年民营房企几乎躺平,土拍现场冷清得能听见回音,地方政府眼巴巴望着,总得有人举拍吧?于是保利、华润这些国央企成了“托底专业户”。

一句话,不是保利需要地,而是市场需要保利。行情差的时候,他们顶的是系统风险,赚的是社会掌声,赔的是自家利润,这买卖,谁干谁知道。

我朋友说得好:央国企就像房地产最后的“信用卡”,刷卡那刻爽,还款时秒懂人生。

05 盈利还在,但只剩“底裤”

前三季度,保利归母净利19.3亿,听着不少,可同比暴跌75%,换算下来净利率只剩1.1%,跟银行活期差不多。

更可怕的是,高价地还有一大堆没开盘,亏损潮大概率延续到明后年。现在卖一套,补一刀;晚卖一年,多挨一枪,时间站在哪边?答案很丧。

06 行业企稳,得先让“自己人”瘦完身

我越来越体感:房地产要真正见底,不光靠政策松、利率降、居民钱包鼓,也得让这些“大块头”把囤的肥肉跑完。

就像咱普通人高位买房,房贷是刚性的,不消化掉,谁也不敢痛快消费。企业也一样,不把高价库存“减肥”到健康体脂,楼市反弹就是伪命题。

所以,保利这次“销量王+亏损王”的魔幻同框,其实是行业去腐生肌的必经疼点——疼归疼,长新肉才有力气起跑。

07 金句收个尾,给你一张海报

“央企亏损不是末日,是房地产在挤脓;伤口先溃烂,愈合才结实。”——转出去,让还做梦的人醒一醒。

如果手上有三四线房子,你会选择现在降价跑量,还是死等反弹?

来源:梓君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