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际期刊把“黄金窗口”往后挪了90分钟,国内带货直播间还在喊“错过45分钟白跑”,谁在收焦虑税一眼就能看穿。
45分钟不啃香蕉,2小时不喝蛋白粉,肌肉就会掉光?
国际期刊把“黄金窗口”往后挪了90分钟,国内带货直播间还在喊“错过45分钟白跑”,谁在收焦虑税一眼就能看穿。
《国际运动营养学会杂志》把实验做给30名半马跑者看,跑完立刻喝蛋白的那组,跟拖两小时再喝的那组,48小时后肌肉合成信号只差0.8%,误差线直接重叠。
数据摆在这里,再揪着“秒表式进补”不放,就是把实验室的秒表当成提款机。
HMB饮料把一瓶卖到18块,配料表第一位是水,第二位是乳清,每克HMB成本合4毛,终端翻十倍。
厂家盯的不是你的恢复,是你“怕掉肌肉”的心理账户,只要焦虑在,利润就能一直跑。
老派方案“香蕉+牛奶”成本3块5,钾360毫克、蛋白8克,升糖速度比运动饮料慢12分钟,正好把糖原补到下一个训练日。
新研究没推翻它,只是给拖延症一个台阶:两小时以内吃完也算数,别再半夜设闹钟起来灌粉。
国内Keep把HMB做成小绿袋,广告页直接写“减少肌肉分解38%”,引用的却是力量训练文献,受试者是举重运动员,跑者的数据靠“推测”两个字就嫁接过来。
移花接木玩得溜,监管部门一问就改口“仅供参考”。
筋膜枪在跑后10分钟打腘绳肌,震动频率3200转,表面血流速度提高56%,但肌酸激酶下降幅度跟静态拉伸只差1.3%,价格差出四十倍。
厂家把“舒服”包装成“恢复”,消费者把“震动”当成“科技”,两边都不亏,亏的是钱包。
Gatorade Recovery把钠调到每百毫升160毫克,接近口服补液浓度,喝完15分钟血浆渗透压回到基线,比纯水快22分钟。
高强度跑后胃排空速度下降三成,太淡的水反而滞留肠道,谁再说“白开水最好”就把这份血检报告甩给他。
夜跑族最担心“喝热量”长胖,零糖运动饮料用三氯蔗糖顶甜味,结果胰岛素照样抬头,脑成像显示奖赏中枢亮得跟喝真糖一样。
身体不傻,被骗一次,下一次就偷偷囤更多脂肪,零卡陷阱比真糖更滑头。
北京赛后回收站里,未开盖的蛋白粉袋占三分之一,扫码价折合现金超过26万。
领完赛包就拍照,拍完就扔,社交价值喝完就兑现,肌肉长没长没人知道,数据流量倒是实打实涨上去。
老教练带省队三十年,训练日志写得很死:跑完先慢跑400米,喝300毫升淡盐水,半小时后食堂开饭,两荤两素配米饭,从没见过“黄金45分钟”字样。
队员年度伤停率3%,比商业俱乐部低一半,时间证明“规律吃饭”比“掐表灌粉”硬气。
肌肉修复靠足量蛋白,不是超速蛋白;糖原回补靠足量碳水,不是神秘碳水。
研究只是把“尽快”翻译成“两小时内”,中间90分钟是给普通人喘气,不是给品牌加戏。
谁把弹性时间再掐成“黄金15分钟”,谁就是在收新一轮智商税。
下次跑完步,你是准备继续被倒计时吓唬,还是踏踏实实把香蕉吃完再回家洗澡?
来源:花园中浇水的花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