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赵露思的来时路!我才知道,能遇到这两个伯乐的她有多幸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8 04:16 1

摘要:赵露思在2024年国庆档上映的《白日梦我》里瘦得锁骨能放一排硬币,片方把这条花絮剪进预告,热搜直接爆到第一,点进去全是“她居然能演抑郁症”。三年前还在甜宠里转圈的人,现在用15斤体重换一张电影票,算盘打得响:电影圈认苦难,认瘦身,认“突破”,她一次性给足,票房

赵露思在2024年国庆档上映的《白日梦我》里瘦得锁骨能放一排硬币,片方把这条花絮剪进预告,热搜直接爆到第一,点进去全是“她居然能演抑郁症”。三年前还在甜宠里转圈的人,现在用15斤体重换一张电影票,算盘打得响:电影圈认苦难,认瘦身,认“突破”,她一次性给足,票房只要过五亿,95花里就没人再敢说她只会傻笑。

这条瘦身新闻放出的同一天,她新增的两个高奢代言同步官宣,腕表品牌把广告投在上海外滩三号,美妆品牌直接包下北京三里屯巨幕,时间卡得精准——预告片上线一小时后,大屏轮播她戴表涂口红的特写,粉丝拍照打卡,路人抬头就能看见“赵露思”三个大字。品牌要的是她刚被“演技”刷屏后的热度,她要的是品牌给的“高级”标签,双方各取所需,谁也没空管戏里她到底演得像不像病人。

把时钟往回拨,2017年《火星情报局》里她站在最边上,镜头扫过,汪涵顺手递一句“这个小姑娘唱歌不错”,当天微博涨粉八万。汪涵一句话值多少钱?节目播出后,她拿到第一部网剧女一号,成本八百万,平台分账翻三倍,出品方第二天把合同拍到她经纪人桌上,连试镜都省了。汪涵没投钱,没签她,只是给了一个台阶,她就能自己爬上去,这叫“顺水人情换真金白银”,圈里人精算得明明白白:捧新人比买流量便宜,还落个“伯乐”好名声。

再往前,2016年《超级女声》海选,她唱了两句被刷,台下评委眼皮都没抬。同一年,她在微博发校服自拍,照片里光打得柔,脸小得离谱,一夜转发二十万。经纪公司老板把照片打印出来塞进口袋,第二天飞去成都堵她签约。老板后来接受采访,只说了一句:“她那张脸,放在网剧里能省一半宣传费。”省下来的钱变成低成本小甜剧,平台抢着要,因为“看得懂,卖得动”,数据部门把她的脸剪进预告,点击率直接涨30%,没人关心她会不会演戏。

2018年《凤囚凰》开机,于正把“马雪云”塞给她,角色不讨喜,却是大IP,播出当天“赵露思绿茶”冲上热搜,骂声越多,搜索量越高,平台后台显示“马雪云”关键词带动整剧播放量上涨15%。于正发微博@她:“小姑娘经得起骂,就扛得起女主。”一句话把黑流量洗成“潜力股”,她顺势接下《哦!我的皇帝陛下》,分账破亿,成本只花四千万。于正没亏,她更没亏,被骂得最惨的那周,她商务报价从单条五万涨到二十万,品牌排着队等她“黑红”到期。

2021年《长歌行》播出,她演女二,戏份被剪得零碎,却靠“皓嫣”CP吸粉三百万。CP红利怎么吃?团队把花絮剪成恋爱小剧场,每周固定投放,B站播放量破亿,平台见势追加番外,她零成本再赚一波热度。同期女主迪丽热巴在拍古装打戏,她在拍恋爱特写,观众谁轻松谁吃力一眼看清,数据却显示:赵露思角色讨论度高出女主18%。圈里总结:会炒CP,比会打戏更值钱。

2023年《偷偷藏不住》杀青,她连夜飞去长沙,汪涵请她吃夜宵,照片里她双手捧杯敬汪涵,热搜标题写“知恩图报”。节目还没播,话题先预定,汪涵拿到“师徒重逢”流量,她拿到“感恩”人设,双方再次双赢。同一天,她官宣新代言,品牌方就是汪涵老朋友,代言费八位数,发布会放在湖南广电楼下,时间紧挨着《火星情报局》录制,记者不用转场,通稿一次写两稿,成本省到底。

2024年《许我耀眼》播完,平台内部会议纪要流出:她单人贡献广告招商1.2亿,占全剧40%。品牌名单里出现三家高奢,这是甜宠剧里第一次有硬奢投广告。硬奢向来只认电影和一线卫视,肯低头网剧,是因为她后台数据显示:25岁以下女性观众占比62%,人均月消费三千八,正是彩妆腕表最想抓的“新富人”。她靠甜剧吸来花钱最狠的一批人,硬奢自然愿意把“高级”借给她用,双方一起把价格抬上去,观众买单,品牌赚翻,她坐收代言。

现在她站在国庆档战场,对手是沈腾、吴京、易烊千玺,预售第一天排片只占8%,片方急得连夜加放“瘦身15斤”幕后,导演在首映礼上哽咽:“她拍完这场戏在片场晕过去。”话音刚落,#赵露思敬业#冲上热搜,点进去全是九宫格现场照,她躺在折叠床上挂葡萄糖,脸色苍白,口红没卸,镜头怼脸拍。影迷心疼,路人观望,票房预测从三亿涨到五亿,只用一条晕倒视频。业内人看得透:晕没晕不重要,能把排片从8%聊到12%就是本事,国庆档一天差一个百分点,就是两千万票房,15斤肉换四千万,怎么算都值。

电影上映当天,她回成都请父母看别墅,售楼部保安拍下视频:她戴着帽子口罩,刷卡时连输三次密码,手一直在抖。视频流出,评论区写“她太拼了”,当天别墅楼盘趁热推广告:“赵露思同款平层,献给懂生活的你。”房子单价三万二,两小时卖出十八套,开发商直接给她送锦旗,写“带货女王”。没人记得她手抖是因为低血糖还是演完病人没出戏,大家只记得“她买得起”,这就够了。

她把每一步都算成明码标价:汪涵给曝光,于正给争议,平台给数据,品牌给高级,观众给票房。她不争影后,只争“性价比”,不争口碑第一,只争“赚钱最快”。95花里有人闷头磨演技,有人拼命挤文艺圈,她绕开所有弯路,直接把钱装进口袋,再回头买一声“幸运”。可圈里天天有新人瘦15斤,天天有人晕倒,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晕倒换成五亿票房。她最厉害的不是遇到伯乐,而是把每一次“被看见”都当场变现,变完还让你夸她“努力”。

电影散场灯亮起,片尾字幕滚到她名字,观众走出影院,有人记住剧情,有人只记住她锁骨能放硬币。国庆档硝烟过去,她下一部戏已经定好,还是于正的古装,还是平台S+,还是分账保底。观众骂也好,夸也好,她照单全收,转头把数据卖给品牌,把热搜卖给平台,把辛苦卖给你。你说她幸运,她点头笑,笑得像三年前那个站在最边上的小配角,那时候她就知道,幸运不是被看见,是被看见以后还能把价谈拢。

她到底靠伯乐,还是靠算盘?你说。

来源:坚韧松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