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还看见有人扶着墙慢慢挪,现在好了,新装的护栏稳得一批,走起来心里踏实多了。
上个月爬泰山,真不是吹,差点没把命搭进去。
不是说山有多高,是那十八盘,一脚踩空真能滚到山底。
去年还看见有人扶着墙慢慢挪,现在好了,新装的护栏稳得一批,走起来心里踏实多了。
中天门那儿还能租登山杖,五块钱一天,比买根新拐杖划算多了。
人还是多,但至少不用再像赶集一样往前挤了。2024年开始限流,每天六万五,多了不让进。
你要是赶着节假日冲,那真就是人肉沙丁鱼罐头。
提前在小程序上约个时间,早上六点进山,天刚亮,风凉得正好,台阶上连个喘粗气的都没有。
以前上山没信号,拍张照都得找高地。
现在好了,5G满格,连直播都能开。
手机没电也不怕,山顶有充电宝租,十块一小时,比便利店贵,但总比没电强。
最惊喜的是行李驿站。
背包往山下寄,直接送到南天门,轻装上阵,走起来像飞。
以前背个水、干粮、外套,爬一半胳膊都酸了,现在只带瓶水,一个外套,其他全甩给系统。
夜里爬山的人多了,路灯也换了,全是太阳能的,不亮的时候少。
不是那种惨白的光,是暖黄的,照着石阶,像老祖宗留下的路,被温柔地重新点亮。
前两天刷到新闻,说在岱顶发现宋代的石刻,写着“泰山石敢当”。
原来这四个字,不是老百姓瞎编的,是真有人在八百年前,用锤子一锤一锤凿出来的。
那一刻突然懂了,我们爬的不是山,是时间。
有人说现在太商业化,可你看看,医疗站、AED、电子讲解、直通车,哪一样不是为了让人活着上去,也活着下来?
别再迷信“不爬十八盘不算到过泰山”这种话了。
真正的敬畏,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然后选个对的时间,带对的东西,走对的路。
你要是真想看日出,别凌晨三点冲。
天亮前一小时,找个没人的石阶坐着,等太阳慢慢从云缝里钻出来。
那时候,没人拍照,没人喊快看,只有风,和你。
山还在那儿,只是人,该学会怎么和它相处了。
来源:江边边快乐捉螃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