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汶川落泪的赵普吗?如今他在山村干的事,让百万农民哭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6 23:47 1

摘要:可谁都没想到,十年后,这个曾经的“国脸”会穿着粗布衣裳蹲在安徽老家的泥地里削竹篾,身边围着的不再是聚光灯,而是一群七老八十的手艺人。

家人们,你们还记得那个在央视主播台上哽咽播报汶川地震的赵普吗?

当年他一句“为什么我们总是眼含热泪,因为我们爱这片土地”让全国观众记住了这位真性情的主持人。

可谁都没想到,十年后,这个曾经的“国脸”会穿着粗布衣裳蹲在安徽老家的泥地里削竹篾,身边围着的不再是聚光灯,而是一群七老八十的手艺人。

赵普这辈子真是把“逆袭”俩字刻进骨子里了。安徽黄山小山沟里长大的娃,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初中毕业就去当了兵。

在部队广播站摸到话筒那一刻,这个愣头青突然开了窍,他发现自己对着话筒比吃饭还自在。

退伍后好不容易挤进安徽省气象台当临时播报员,每天骑着破自行车横穿整个合肥城就为摸两把专业设备。

最难的时候,他白天播天气预报,晚上还得去夜市摆摊卖衣服糊口,就这样硬是咬着牙考进了北京广播学院。

从保安到央视主播,这条路赵普走了整整15年。2008年汶川地震直播时,他对着镜头哽咽落泪的真情流露,让他成了观众心里“最有人情味的主持人”。

可谁都没想到,2015年11月1日他在《晚间新闻》里那句平常的“再见”,居然成了告别。

那会儿外界疯传他是因为曝光老酸奶内幕被雪藏,可只有他自己知道,抽屉里那张“手艺传承计划”的纸条,已经等了十五年。

刚回安徽那会儿,乡亲们都觉得这央视主持人肯定是回来作秀的。有老篾匠直接把他关在门外:“你们这些名人就是来蹭热度的!”

赵普也不恼,愣是在人家漏雨的老屋里住了半个月,天天帮着挑矿石、修屋顶。

最惨的时候,他带着焦枣去参加糖酒会,穷得租不起展位,只能揣着枣子在会场外拦人试吃,被保安轰了三次,夜里挤在三十块钱的小旅馆啃泡面。

转折点发生在2016年,他带着微博大V们直播卖家乡的西山焦枣。当时枣农们正为销路发愁,产量上来了,可卖不出去,年轻人只能外出打工,村里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严重。

赵普开着直播蹲在枣树下,现场演示古法制作工艺,一场下来销售额突破百万,直接把老乡们看傻了眼:“这枣子真能卖出这价钱?”

东家APP成就

后来他搞的“东家”APP更绝,让景德镇老师傅捏的茶杯、湘西绣娘绣的荷包直接飞进城里人的客厅。

有回直播卖歙砚,他当场泼墨试砚台,墨汁溅到衬衫上都顾不上擦:“看这发墨速度!老祖宗的智慧不比进口文具差!”就这么着,平台月销售额冲到5000万,8000多个手艺人因此重获生机。

现在的幸福生活

如今54岁的赵普活得比在央视时还带劲。清晨蹲在村口青石板上学削竹篾,下午检查即将发货的手工艺品,晚上还要在榕树下开“非遗夜校”教村民算成本账。

有次暴雨泡烂仓库百万存货,他索性开直播带观众抢救生宣纸,在泥水里滚成“兵马俑”还咧嘴笑:“看!这才是非遗传承的真实版本!”

有人问他后不后悔离开央视,他指着黄山上的云雾说:“你看那云,飘在央视大楼上空是雾,落在黄山就成了仙气。”

这话说得真叫一个透亮!啥叫成功?不就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吗?

老铁们说说,要是你端着央视的金饭碗,敢不敢像赵普这样一头扎回泥土地里折腾?评论区唠唠,咱也学学这股子闯劲儿!

来源:喵说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