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赖厂长“阿黄”外传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7 21:44 1

摘要:话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个县办企业唤作修配厂,主要生产、加工或修理多种小型简易农具和其他设备的元件配件,如双铧犁,铁耙,铁钎,铁锹,电钻,电锯,电剪,砂轮机,抛光机,电焊机,扳手,螺丝刀,钳子,锤子,凿子,刀具,锯子,剪刀,锉刀,丝锥,气动工具,螺丝,螺母,螺

无赖厂长“阿黄”外传

胡顺安

话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个县办企业唤作修配厂,主要生产、加工或修理多种小型简易农具和其他设备的元件配件,如双铧犁,铁耙,铁钎,铁锹,电钻,电锯,电剪,砂轮机,抛光机,电焊机,扳手,螺丝刀,钳子,锤子,凿子,刀具,锯子,剪刀,锉刀,丝锥,气动工具,螺丝,螺母,螺杆,垫圈,铆钉还有老虎钳等,后来转型生产一种新型电器配件。

1970年左右,修配厂大约有五六十名职工,除了极少数是正式工或合同工,其余大部分是农民占地工(也即企业占用属地农田,村镇干部借机要求安排自己亲属进厂工作的人员)和临时工。

当时修配厂的厂长,姓牛,四十多岁,是部队转业干部,正直坦诚,认真负责,却不太懂业务,属于典型的外行领导内行。

计划经济时代,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这个县办企业连年亏损,时常停工,半死不活。工人们干完活却拿不到钱,几十名员工生活困窘不堪,怨声载道。个别技术人员凭借一技之长私下去外面找活干赚取外快养家,厂领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不知道。主管部门二轻局领导也不甚满意。

铸造车间有个临时工叫田元枯,毛遂自荐想当业务员。他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跑业务保证能拓展市场,救活企业。并且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方案,让牛厂长和其他领导看,许诺保证半年内救活厂子,否则就辞职回家。

牛厂长等一班人马正对厂子前途发展愁眉苦脸和无计可施,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怀着半信半疑试试看的态度,与田元枯签了军令状。

其实,牛厂长之前长期在军营生活,又刚到修配厂时间不长,对厂子的详情和田元枯不甚了解。

田元枯是上届领导的亲戚,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戴着一副金边眼镜,贼眉鼠眼,一副奸相。他善于观颜察色,特别能说会道,而且坑蒙拐骗偷,五毒俱全。关键是还贪财好色,手段卑劣,看见大姑娘小媳妇就嬉皮笑脸地缠着不走,人送绰号“无赖”阿黄。

时间久了,人们都暗地称田元枯无赖或阿黄,其真正的名字反而逐渐被人们遗忘了。

签订军令状后,田元枯凭借雕虫小技和耍小聪明的骗术以及三寸不烂之舌,在外面倒也给厂子承揽了几个小项目,而且货款回笼及时,让厂子赚了几万元利润,工人们计件干活的工资也能按时发放,有时还会有少许奖金,大家高兴坏了。

阿黄经常给牛厂长送点小恩惠,哄得他团团转。牛厂长因此更加信任和倚重阿黄,对他言听计从,还让他全权负责对外所有销售业务和根据客户需求的相关生产事宜。

牛厂长呢,只要能领工资,工人们安稳不闹事,领导不批评他,他倒也乐得清闲,对厂子的经营很少过问,大小事务都交给阿黄打理。

一年后,修配厂内外的员工和客户只知道有阿黄,而不知有牛厂长。

阿黄利用牛厂长的善良和信任,阳奉阴违,经常欺骗牛厂长。日久,他销售出去的货款渐渐地不能及时回笼,厂子很快再次陷入困境,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有人暗中调查发现,阿黄私刻公章,擅自印制合同、票据等,在产品销售出去后,每次都将回笼货款私下转入自己另立的帐户,然后对牛厂长谎称顾客资金紧张或产品质量问题,无法及时结算货款。

阿黄得知有人调查他,便略施伎俩,用糖衣炮弹封住知情人的嘴,再安排“小姐”诱其“下水”,最后借其生活作风问题施以威胁,迫使就范。如此这般操作,阿黄货款捣鬼的事就被遮掩起来了。

有的人虽对此有所知,或心知肚明,但不想自惹麻烦,便不敢轻易说出口。牛厂长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

阿黄这个人心胸狭窄,报复心强。有一次,他求助一个在邢台某大型央企供职的老乡小武帮忙往该央企推广他们厂新生产的铁楔子(一种供铁矿煤矿井巷内加固支柱的东西,大小和形状类似我们常吃的牛舌头火烧)。因为产品不合格,小武未能如其所愿,阿黄便心存怨恨。某日,小武去修配厂找熟人。阿黄在办公楼隔窗窥见,私下打电话让门卫师傅将小武的自行车隐藏克扣,未经他批准,任何人不得放行。同时,他恐吓门岗说是擅自放进外面可疑人员要罚款和下岗。门卫师傅惧其淫威,只好把小武的自行车推到第二仓库藏起来。小武出门时找不到自行车。

阿黄属于不孝之子。他平时找借口不伺候父母,也不出钱出力。甚至存在虐老行为,冬季将生病的父母驱到寒冷的小黑屋,不给买煤取暖。面对邻居们的谴责,阿黄厚着脸皮说,你们谁孝顺就可接走当自己的爹娘伺候。

转眼间,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允许国有企业通过承包方式进行经营。

阿黄投机钻空子,花钱疏通县主管部门领导劝牛厂长离岗内退,他个人则承包了修配厂,自己摇身一变成为这个县办企业的领导人和纳税大户,经常受到领导的表扬。

阿黄借机巴结和谄媚权贵,时常给县里主管领导送钱送东西,获取领导的好感和支持。1980年代初,空调冰箱这些电器才刚刚起步,当时属于奢侈品,一般家庭很难拥有。阿黄就给领导送冰箱空调。阿黄打着工厂业务规模增加和发展壮大的需要,外聘了一名专职女会计管理账务。女会计的办公室就设在他的隔壁邻屋。阿黄每每外出,必随身携带女会计同往。不久,人们发现女会计肚子隆起,怀孕生子。明眼人一眼就看出女会计的新生婴儿颇像阿黄,但为了免遭阿黄报复,大家缄口不谈。阿黄越发大胆,肆无忌惮,公然和女会计母子在外租房住到一起。

而且回到工厂,阿黄也时常在办公室或宿舍与女会计行苟且之事。

据传,某年夏季的一个深夜,阿黄睡在二楼女会计宿舍。忽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他仓皇穿着短裤,扒着南窗外木头窗扇往相邻的自己办公室窗户跨越。因木朽钉锈,阿黄随窗扇一同坠落,摔得龇牙咧嘴却不敢声张,一时成为坊间笑谈。

阿黄的发妻是个农村妇女,没有收入,全凭男人施舍的微薄钱物养家糊口。她对阿黄的举止敢怒不敢言,只好暗自伤神,叹息无奈。

1990年代末,阿黄用公款购买一台进口黑色桑塔纳轿车,作为他的专车。这在当时是非常显眼的,而大部分政府官员的坐骑还是北京吉普车。

厂里的工人李社稷被阿黄安排做自己的专职司机。李社稷初当领导司机,颇觉新鲜,不懂礼数。

某个冬日,李社稷开车载阿黄去市政府办事,车行到南边大桥旁,看见一个熟人老乡在路边候车,便停车打招呼,询问对方去哪里。他得知顺路,就邀请对方上车。李社稷老乡从后门上车,阿黄打开前门,下车径直往南大步走去。李社稷和老乡懵了,不知所以,驱车追上阿黄,请他上车。阿黄昂首挺胸继续往前走,拒不上车。直到李社稷的老乡知趣下车,阿黄才气哼哼地勉强上车。阿黄一上车就严厉训斥李社稷:“你是给我开车。没我的允许,不允许任何人上车!这是规矩,懂不懂?!!”李社稷吓得颤抖着连声道歉,脖子淌下汗珠。

后来,阿黄随着某主要领导的职务变动而被调到上级某群众团体担任科长。据说在此担任科长期间,也经常喝醉酒骚扰机关女职员,屡遭举报,只好被早日离岗居闲,无所事事。

数月后的一天,阿黄突然打电话给前司机李社稷,让其将车开到指定地点,称自己要用车。李社稷驱车奔赴后,阿黄让李自己打车返回。阿黄则自己上车,驾驶而去。过了一段时间,李社稷认为阿黄借车时间不短,应该归还车了,便打电话催问。阿黄训斥说你看看这个车在车管所登记的车主是谁再说。李社稷不明所以,去车管所一查,发现这辆用公款购置、自己驾驶了好长时间的桑塔纳备案车主的名字竟然是田元枯个人,令他惊诧无语。

关于阿黄的民间传说还有很多,如他的私生子在一场车祸中丧命,他与女会计的孽缘也随风飘去,不了了之,……

特别声明:本文纯属虚构文字,生活中难免偶有巧合,但请切莫对号入座。倘若非要套在某人身上,悉听尊便,责任自负。作者无须赘述和解释。

2025年10月27日

来源:著名社会学者胡顺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