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开始反思教训,俄罗斯不该再防着中国,3年间他们明白了太多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8 00:28 1

摘要:这几年,俄罗斯的日子不好过,仗打了三年,西方的制裁一波接一波。普京最近的一些话,里里外外透着一个意思,他们好像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总防着咱们没好处,真到难处了,还得是东方这个邻居靠得住。

这几年,俄罗斯的日子不好过,仗打了三年,西方的制裁一波接一波。普京最近的一些话,里里外外透着一个意思,他们好像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总防着咱们没好处,真到难处了,还得是东方这个邻居靠得住。


这转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从以前互相猜忌,到如今背靠背,这中间的道道,确实值得咂摸咂摸味道。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俄罗斯对我们都留着一手。特别是咱们在中亚那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心里是不踏实的。那片地方曾是苏联的地盘,他们总觉得是自己的后院。以前他们防我们,就像防贼一样。


可现在不一样了,普京在公开场合直接说,要建立一个新的欧亚安全框架,还得跟咱们多学学经验。这话什么意思?就是明说了,过去那种防范的心态得改改了。三年战争打下来,他们看清了谁是真心帮忙,谁是背后捅刀。


以前总担心我们惦记他们远东的土地,毕竟历史上有过节。现在发现,咱们压根没那想法,只想安安稳稳做生意,共同发展。这种观念上的大转弯,是吃了大亏之后换来的。


西边不亮东边亮


这个转变,说白了,是被逼出来的。2014年克里米亚那件事之后,西方就开始制裁俄罗斯,但那会儿还算留了点情面。到了2022年,战争一开打,那真是往死里整。


美国带着一帮欧洲国家,把俄罗斯的银行踢出国际结算系统,海外3000多亿美元的家底说冻结就冻结了。以前卖石油卖天然气,躺着就能挣钱,现在西方的门一关,最大的买家没了。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不往东看,还能往哪看?他们急需一个巨大的市场来消化自己的能源,也需要一个强大的伙伴来撑住场面。这时候,只有咱们能接得住这个盘子。


西方越是封锁,俄罗斯的船就越往咱们的港口开。这不叫选择,这叫唯一的出路。


生意做得是真不小


嘴上说得再好听,都不如真金白银来得实在。看看这几年的贸易数据就知道了。2023年,中俄贸易额突破了2000亿美元,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直接冲到了2448亿。这增长速度,搁哪都相当炸裂。


以前俄罗斯卖东西,收的是美元、欧元。现在呢?大部分都改用人民币了。这不光是方便,更是建立了一套独立于西方之外的金融循环。你不是不让我用美元吗?行,我干脆不用了。


俄罗斯的石油,以前主要卖给欧洲。现在,咱们成了最大的买家,买走了他们出口石油的一半还多。还有天然气,那根几千公里长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正源源不断地把气输过来。


除了能源,其他合作也全面开花了。边境上的大桥、铁路都在升级改造,就是为了让货物流通得更快。甚至在军事技术上,双方都放下了戒备。他们卖给我们先进的防空系统,我们的一些无人机零部件也出现在了俄军的装备里。这种合作的深度,是以前根本没法想的。


老黄历算是翻过去了


说到中俄关系,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历史上的那些不愉快。清朝那会儿,沙俄确实没少占咱们的便宜,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那么没了。后来到了苏联时期,虽然有过“老大哥”援助的蜜月期,但也闹到过在珍宝岛动手的地步。


这些历史旧账,确实让两国心里都存了疙瘩。俄罗斯担心咱们秋后算账,咱们也提防着北边这个邻居再搞什么小动作。这种不信任,持续了很长时间。


真正的转折点,是2004年。那年,两国彻底解决了边界问题,连黑瞎子岛都一分为二,一人一半。这等于是在法律上,把历史遗留问题彻底画上了句号。从那以后,互相猜忌的根基就不那么牢固了。


现在回过头看,正是因为把这些“老黄历”都翻过去了,才有了今天的局面。当俄罗斯放下历史包袱,不再把我们当成潜在的威胁,才发现合作的路子有多宽。事实也证明,相互尊重、平等对待,远比互相提防要划算得多。


有人说,中俄现在走得这么近,完全是被西方逼出来的“抱团取暖”,形势一变,可能就散了。也有人觉得,这是两个大国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不可逆转的大势。从历史上的互相防备,到现在的“铁哥们”,您觉得这种关系能一直这么牢靠地走下去吗?

来源:樊益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