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血案4死1伤后,很多小区贴告示:你家的地板,就是楼下的天花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7 23:16 1

摘要:2025 年 10 月 21 日傍晚,广西柳州怡鑫园小区,69岁独居老人叶某某被楼上 402 室的剁骨声逼到崩溃。这噪音他忍了两年,多次投诉无果后,当晚揣着菜刀上门,酿成 4 死 1 伤的悲剧 —— 楼上祖孙三人当场殒命,男主人抢救无效离世,女主人仍在 ICU

2025 年 10 月 21 日傍晚,广西柳州怡鑫园小区,69岁独居老人叶某某被楼上 402 室的剁骨声逼到崩溃。这噪音他忍了两年,多次投诉无果后,当晚揣着菜刀上门,酿成 4 死 1 伤的悲剧 —— 楼上祖孙三人当场殒命,男主人抢救无效离世,女主人仍在 ICU 挣扎,叶某某自己也跳楼身亡。

案发当天下午,叶某某还攥着录满噪音的录音笔找过物业,说 “快被吵死了”,保安劝他再等等,可没人知道,这份 “等待” 他已熬了两年。物业记录显示,从 2024 年起他投诉 22 次,关键词全是 “深夜高跟鞋”“孩子跑跳”,2025 年 9 月更是连续三天说 “撑不住了”。

物业经理前后 5 次调解,402 室秦先生夫妇每次都答应改进,却没真当回事;社区曾搞 “警调联动”,但叶某某闭门不出,民警也只能作罢。没人察觉,这个独居老人紧闭的门后,绝望早已攒满。

这场悲剧里,没有天生的恶人,只有被生活磨碎的普通人。

叶某某老伴早逝,女儿远嫁,日常独来独往,2023 年起还出现记忆减退的情况,情绪问题没被社区察觉;而怡鑫园是老小区,12 厘米厚的楼板隔音差,撞击声压级超规范,楼上一点动静,楼下都听得清清楚楚。

402 室秦先生一家口碑本不错:王阿姨常给邻居送菜,秦先生直播都调低音量,也给孩子铺了隔音垫。可对敏感的叶某某来说,这些远远不够。案发时,王阿姨正带孙子看动画,秦先生在剁排骨,孩子开门的瞬间,悲剧就来了。

如今 302 室窗户紧闭,402 室再也没亮过灯,小区门厅的菊花上,露水还沾着凉意。

“你家的地板,就是楼下的天花板。”

柳州血案发生后,这句话突然出现在全国无数小区的公告栏里。有的小区写得更直白:“晚上 10 点半后管好自家孩子,别等邻居帮你管!” 没人觉得这是物业多管闲事,反而看得心里发沉 —— 这字里行间,全是用生命换来的教训。

网上的评论炸了锅,十万条留言里,全是藏不住的共鸣。

“我家楼上半夜弹钢琴,我硬生生住了一周酒店,不敢吵,就怕遇到极端的人。”

“之前投诉楼上孩子跑跳,物业说‘小孩天性’,警察来了劝两句就走,最后还是我自己搬了家。”

“有次送了楼上两斤排骨,说‘您做饭真香,能不能垫个砧板’,后来人家主动来道歉,其实沟通真没那么难。”

这些吐槽拼出了最真实的城市困境:物理距离近在咫尺,心理距离却远隔天涯。就像有网友说的,大家不是支持暴力,是怕自己哪天也变成 “叶某某”—— 那些没人管的噪音、没人理的投诉、没人听的委屈,攒多了真的会压垮人。

有人分享自己的 “反击经历”:买共振音响对着天花板放低音,半夜不定时敲几下墙,不是想报复,只是想拿回沟通的主动权。可更多人只能无奈叹气:维权太难了,请律师、做公证要花几千块,耗时大半年,最后可能只赔几百块,还不如忍忍算了。

柳州司法局最近松了口,说 2026 年要在城中区搞试点,成立 “邻里纠纷评议团”,把律师、心理师、声学工程师都拉进来,再给独居老人建 “关怀台账”—— 只要出现记忆减退、反复投诉这些苗头,社工就得上门诊治。

可这些亡羊补牢的措施,换不回逝去的四条生命。这场悲剧里,有太多本可以避免的遗憾:

如果物业第一次调解时不是 “走过场”,而是真的盯着 402 室铺好隔音垫;

如果社区能多敲几次叶某某的门,发现他藏在抽屉里的投诉记录;

如果 402 室能在剁排骨时多垫块砧板,或者下楼说句 “不好意思”;

如果……

可惜没有如果。

如今再看那些小区公告栏里的字,突然明白最该被记住的不是警告,是体谅。你家孩子的跑跳声,可能是楼下老人的安眠药;你深夜挪椅子的声响,可能让隔壁的病人睁着眼到天亮。法律之外,从来有人情 —— 你的自由,该止于别人的安宁。

就像网友说的,“幸福者退让不是怂,是智慧”。你有热气腾腾的家庭,何必跟孤苦的老人较劲?你家地板下,可能正藏着别人的生活。

但愿这场血案能真的敲醒所有人:下次挪椅子轻一点,剁骨头慢一点,遇到邻居笑一笑。毕竟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我们最该守护的,不是所谓的 “自由”,而是彼此的底线。

来源:特别读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