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日本再得诺贝尔奖,反思的人竟然这么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7 17:54 1

摘要:2025诺奖陆续揭晓,日本有人获奖。不过,和过去的大规模滥发反思券不同,最近这几年尤其是今年,反思的人明显少多了。

2025诺奖陆续揭晓,日本有人获奖。不过,和过去的大规模滥发反思券不同,最近这几年尤其是今年,反思的人明显少多了。

虽然仍然有吹日本科技多牛逼,让我们赶快反思的,但明显少了不少。更多的人反而是觉得,中国的伟大成就,不需要一个诺奖来证明。

看看网友们的评论,他们说中国的科学家也很伟大,中国人民今天安定美好的生活,是一点点踏实干出来的。这些东西,不是一个奖项能够带来的。

另外也有人认识到了,诺奖也是有政治属性的,中国人早该认识清楚并对其祛魅。这个奖得不得,并不影响中国继续进步。

还是网友们会说话啊,会说就多说点。

如果按照某些学者、网友的说法,诺奖的数量代表了国家科研实力的话,那么我们看一下诺奖数量排名不就知道了。

诺奖获奖数量排在前六的依次是美、英、德、法、俄(苏)、瑞典。

中国排在哪?第30位。多的就不列了,就列一下排在中国前面的,第17到第29名分别是:挪威、澳大利亚、印度、比利时、爱尔兰、南非、西班牙、捷克、乌克兰、阿根廷、芬兰、罗马尼亚、埃及。

你要说美英德法这种老牌列强底蕴深厚,基础科学比中国强,在不想强行争辩的情况下,姑且算你说得对。那瑞典呢,怎么也碾压了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

上面列出来的17-29名,哪个比中国强了?是埃及、南非,还是印度、乌克兰、阿根廷?

美国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最多的国家,足足有44个,但美国经济搞成啥样了?美国44个经济学诺奖,也没研究明白中国经济为啥发展这么快,会对美国造成如此大的压力。

其实我们更要问的是,中国40多年来取得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科技成就,为啥诺奖选择视而不见?

这不是正说明这个奖有问题嘛!

有些人啊,能不能把腰直起来再看问题。

说到底,诺奖也好、奥斯卡也罢,都是西方制定好的规则用来驯化你的。你听话了才有份,不听话就没份。

日本就是西方的看门狗,g7集团里有它,诺奖也有它。不是西方阵营里的国家,他们也会偶尔给你发个不太重要的边缘奖项,尤其是要发给抹黑你自己的文学奖,让你认为他们还是带你玩的,努努力还是有希望的,还是要跟着他们走的。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制造业占全世界的比例达到了30%,是得诺奖最多的美国的1.7倍,且还在进一步增加。

看科研论文的话,中国也早就数量、质量双第一了。

早在一年多前的2024年7月,中国热点论文数为2071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48.4%,快一半了。进入引用次数前10%的“受关注论文”这项衡量科研成果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上,中国以6万4138篇高居榜首,美国第二,日本只排在第十三位。

《科学技术指标2024》报告中分析,日本科研落后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研究预算不足;二是科研领域的多样性不足;三是国际合作不够。报告中还指出,日本大学教师常常需要同时承担科研、教学和产学研合作等多重任务,难以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有趣的是,这个《科学技术指标2024》报告,是有些人卖力想吹捧的日本人自己发布的。

有人让我们对标日本的榜样反思,谁知道日本人自己都在反思。

我看一位学者是这么反思的:日本诺奖井喷,得益于重视基础学科研究投入,给所有科学家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尤其重要的是,要减少竞争性科研经费投入,避免学者把大量时间用在申请课题中。

不是,中国的学者这么夸日本,日本人自己知道自己这么牛逼吗?日本人自己的反思,怎么和我国学者夸日本的完全相反呢!

这位学者还说,学术评价要重视学者本身的学术能力和学术贡献,不能唯项目、唯奖项、唯帽子。

这话听起来好像挺正确的,可很多人把得诺奖看得这么重,甚至以没得奖来否定中国科研,这又是不是唯奖项呢?

如果中国有50个诺奖,但外国有空间站、六代机、电磁弹射航母、055大驱、deepseek、稀土提炼能力、新能源车,那么你觉得教授专家公知大殖子1450们会不会这么说:诺奖就是哄中国人开心的,其实根本屁用都没有,你看人家国外,科技爆炸,高科技产品飞起,人民富足!

会不会?

必然会。

美西方是怎么说中国新能源车的?说中国“产能过剩”。我们国内一些人还傻乎乎地跟着敌人的节奏跑。

大家看一下2025年上半年全球车企销量,中国最厉害的比亚迪、吉利,也就排在第7、第8,奇瑞第12、长安第15。

依靠美国封闭市场续命的丰田高居榜首,排名1-6的都是外国车企,销量比中国车高多了。前15有11个不是中国的,你们不去说他们产能过剩,反而指责中国,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他们说的不是你得不得诺奖,也不是说新能源车,而是说你不行。正如bbc说中国经济放缓拖累世界,中国经济增长仍然拖累世界一样。

这是一个戴不戴帽子的问题,你戴帽子有错,不戴帽子也有错。

我们还有一些人,天真地认为诺奖有滞后性,他们最近已经感觉到中国科技的井喷爆发,认为未来几十年会有一个中国得诺奖的高潮期。

这就幼稚了不是。

欧美拿环保遏制发展中国家失败了以后,他们是怎么玩的?直接掀桌子不玩了。什么环保、什么清洁能源,都是忽悠人的,重回传统能源怀抱。

美国经济竞争力下降以后怎么玩的?也是掀桌子不玩了,让世贸组织瘫痪,它自己筑起关税高墙。

西方是根本玩不起的。

今年为什么大家都不信诺奖了,因为西方包括日本这几十年都在衰落,大家确实看到了诺奖对科技其实没啥推动,西方属于没奖硬发。

如果西方再继续衰落20年,可能最后连奖都没法给自己发了。那他们会不会发给中国呢?答案是肯定不会。

你想啊,他们怎么可能用他们构筑的规则体系,给你脸上贴金呢?想啥呢!

如果未来10年、20年诺奖越来越成笑话了,西方的选择必然是掀桌子,哪怕把奖停了也不会大批量给你发的。

你都没当他的狗,他凭啥把骨头扔给你啊!

来源:超人爸爸说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