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里到底该跑多久?一张“对号入座表”,看完立刻不纠结!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7 17:58 1

摘要:是不是每次跑5公里,都忍不住琢磨“别人都跑多久啊?我这速度是不是太慢了?”刷到别人25分钟跑完5公里的视频,再看看自己手机上40分钟的记录,瞬间就没底气了——其实你真不用这么纠结,5公里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找着自己的“专属时间”。今天就给你捋个“对号入座表

是不是每次跑5公里,都忍不住琢磨“别人都跑多久啊?我这速度是不是太慢了?”刷到别人25分钟跑完5公里的视频,再看看自己手机上40分钟的记录,瞬间就没底气了——其实你真不用这么纠结,5公里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找着自己的“专属时间”。今天就给你捋个“对号入座表”,你对着看自己在哪类,立马就知道该跑多久,再也不用跟别人比来比去。

首先得打破一个误区:别把“别人的速度”当自己的标准。有人天天练,跑5公里跟玩似的;有人刚起步,能跑完就不错了,这咋比?就像有人吃饭快有人吃饭慢,你总不能逼自己跟快的人一个节奏吧?所以先别问“该跑多久”,先看看自己“现在在哪阶段”,不同阶段的合理时间,差得远着呢。

第一类:纯新手(刚接触跑步,平时很少运动)

你别惦记“快”,先保证“能跑完、不受伤”。这个阶段5公里跑35-45分钟都正常,甚至跑走结合花50分钟也没啥丢人的。重点是让身体慢慢适应跑步的节奏,比如跑2分钟走1分钟,先把5公里的“量”扛下来。要是你一上来就逼自己跑30分钟,大概率跑一半就喘得不行,还可能伤膝盖,反而没信心了。记住:新手的核心是“完成”,不是“速度”,等你能轻松跑完5公里不歇气,再琢磨提速的事儿。

第二类:有基础(跑了1-3个月,每周能跑2-3次)

这时候你身体已经适应跑步了,5公里时间可以往30-35分钟靠。这个速度下,你跑的时候能正常说话,不会喘得说不出完整句子,也不会觉得太轻松跟散步似的。要是你跑30分钟觉得还能加速,那下次可以试着提个1-2分钟;要是跑35分钟觉得有点累,那就先稳住这个速度,多跑几次再调整。这个阶段的关键是“舒服”,别为了快一点硬撑,舒服的速度才能让你一直跑下去。

第三类:进阶型(跑了半年以上,每周跑3-4次,想提升成绩)

要是你已经跑了挺久,想冲一冲速度,那5公里25-30分钟是合理范围。这个速度下,你跑的时候说话会有点费劲,得断断续续,但不会到“喘不上气”的程度,心跳也会比平时快不少。想达到这个速度,不用每次都猛冲,可以在平时跑步里加一点“间歇跑”,比如快跑1公里、慢跑1公里循环,慢慢提升心肺能力。但要注意,进阶也得循序渐进,别一下子把速度提太猛,不然容易拉伤肌肉。

第四类:佛系跑者(跑步只为健身、放松,不想追求成绩)

要是你跑步就是为了出出汗、缓解压力,那5公里时间完全不用卡太死,35-50分钟都随你。你可以跑慢一点,看看路边的风景,甚至听听播客,只要跑完觉得浑身舒服,不觉得累得慌,那就行。这类跑者最不用纠结时间,毕竟跑步是为了开心,不是为了跟别人比谁快,咱舒服就赢了。

最后再给你个小提醒:不管你在哪类,别盯着手机上的时间焦虑。比如你今天没休息好,跑5公里比平时慢了2分钟,这很正常;要是天气热,跑得慢也不丢人。真正靠谱的判断标准是“身体的感受”——跑的时候不难受,跑完不酸痛,第二天还想跑,这比任何数字都重要。

现在你再想想“5公里该跑多久”,是不是不纠结了?对着上面的类别找找自己的位置,按这个范围跑就行。不用羡慕别人跑得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你只要跟着自己的节奏跑,慢慢就会发现,速度会悄悄提上来,身体也会越来越舒服。下次跑步前,先给自己定个符合自己阶段的时间,跑起来就踏实多了!

来源:林内觅佳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