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谢民警和调解员,不仅帮我们解决了排水问题,还消除了后顾之忧。”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村民老张紧握着民警的手说。10月21日,“法治护航新征程 共筑平安青海新‘枫’景”黄南行采访组走进黄南州同仁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实地探访城北派出所是如何创新
排查矛盾纠纷
“感谢民警和调解员,不仅帮我们解决了排水问题,还消除了后顾之忧。”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村民老张紧握着民警的手说。10月21日,“法治护航新征程 共筑平安青海新‘枫’景”黄南行采访组走进黄南州同仁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实地探访城北派出所是如何创新举措纵深化解矛盾纠纷,用“温度”和“力度”守护辖区平安。
源头排查 织密预警网
“小李,今天店里生意怎么样?”民警王乾带着笔记本挨家挨户走访,这是城北派出所常态化开展排查矛盾纠纷的日常场景。记者跟随王乾走进社区,只见他熟络地与商户们打招呼,随后在矛盾纠纷入户排查登记表上做着记录,将排查情况一一写下。
“矛盾纠纷化解,关键在‘早’。”王乾向记者介绍,城北派出所依托社区警务室,组织民警每天开展全覆盖走访,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场所,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在走访一家企业时,企业相关负责人向民警反映部分员工对薪资计算有疑问,情绪较为激动。民警当即记录在登记表中,联系企业相关负责人与员工代表沟通,当天就厘清薪资明细,避免矛盾升级。
除了民警走访,城北派出所还发动社区网格员、治安志愿者、楼长等群防群治力量,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收集网络。
记者在社区网格员李姐的陪同下,来到一处居民楼,她指着楼道里的“矛盾反馈箱”说:“居民之间有啥小摩擦,可以随时通过反馈箱、微信群告诉我们,我们第一时间上报派出所。”
城北派出所所长辛星介绍,通过“民警+群防群治”的联动排查机制,城北派出所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警,90%以上的小摩擦在萌芽阶段就能解决。记者在城北派出所的矛盾纠纷研判会上看到,民警们正围绕近期排查出的问题分析趋势、调整策略,“只有底数清、情况明,才能精准施策,筑牢平安防线。”辛星说。
多元调解 创新组合拳
“大家先冷静下来,咱们一起看看法律规定,再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好好商量。”在同仁市隆务镇吾屯下庄村,一起因污水处理引发的矛盾纠纷正在调解中。
原来,施工队在作业时,不慎将下水管道堵塞,污水流到村民的院子里,双方当事人争执不下,矛盾愈演愈烈。城北派出所接警后,立即启动警调衔接机制,民警稳住双方当事人激动的情绪,并联动辖区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调解。
现场,民警和调解员向大家详细解读法律法规中相邻关系规定,并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对双方当事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而在同仁市隆务镇向阳村,记者见证“专业调解+心理疏导”模式取得的实效。在处理一起赔偿款分配与房屋继承纠纷时,城北派出所邀请婚姻家庭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前往现场。专业团队先明确赔偿款构成,结合法律法规解析房屋继承顺位,让当事人清楚自身权益。同时,针对双方当事人因亲人离世产生的悲痛、对立情绪,进行心理疏导。
“失去亲人已经很痛苦,别让利益纠纷再伤了感情。”咨询师的暖心话语,让双方当事人渐渐放下争执,经过3轮沟通,最终达成分配协议。
“我们辖区内做生意的群众较多,以前经常发生商业纠纷。”辛星对记者说,“我们创新了‘多部门协同+法治疏导’行业竞争调解机制,从而有针对性地化解矛盾。”
正因如此,面对复杂多样的矛盾纠纷,单一的调解方式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效果。而城北派出所积极探索创新,构建起的多元调解机制,无疑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了灵活多样的解决途径。
长效守护 筑牢防火墙
“同学们,遇到矛盾要冷静,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辖区一学校内,辛星正在给学生们上法治课。记者坐在教室后排,看到辛星通过播放法治教育短片、举办模拟法庭等形式,让枯燥的法律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走出校园,记者跟随民警走进一家加工厂,民警围绕安全生产、劳动用工等法律法规进行讲解,并结合近期发生的劳动纠纷案例,提醒企业规范用工合同,保障员工权益。
“以前我们对劳动法规了解较少,容易产生纠纷,现在民警定期来宣讲,帮我们规避了很多风险。”企业负责人说。
在城北派出所的会议室里,记者看到墙上挂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规范》,桌上放着业务培训资料。“要让矛盾化解工作持续有效,制度和队伍是关键。”辛星说。城北派出所制定了明确的工作流程、职责分工和标准,每月召开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调整工作策略;同时,定期组织民警、调解员参加法律知识、调解技巧培训,提升业务能力。
从源头排查的细心,到多元调解的耐心,再到长效守护的用心,城北派出所用实际行动诠释“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平安同仁建设交出了一份温暖的答卷。
来源:潇洒蜻蜓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