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岁月不居,时节长流”,时光匆匆而逝,从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停歇,转眼间,已经来到了10月尾声。而我们也悄然从舒适清爽的凉秋,来到了清冷的深秋了。眼下,正值霜降节气,等再过不久之后,就要迎来立冬节气了,到时候我们就步入了今年的最后一个季节——冬季了。正当感叹天气
“岁月不居,时节长流”,时光匆匆而逝,从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停歇,转眼间,已经来到了10月尾声。而我们也悄然从舒适清爽的凉秋,来到了清冷的深秋了。眼下,正值霜降节气,等再过不久之后,就要迎来立冬节气了,到时候我们就步入了今年的最后一个季节——冬季了。正当感叹天气变冷,马上就要入冬的时候,猛然想起秋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那就是重阳节。
重阳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时期。因为农历九月份正好是秋收之时,因此人们会在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与祖先,以感谢天地和祖先的馈赠。后通过不断的发展,新增了其他的元素,最终成了我国庆祝丰收、祈福长寿,表达对老人尊敬与爱护的节日,其时间在固定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翻开日历一看,才发现,今天已经是农历九月初六了,后天就是九月初九,就要迎来重阳节了。细细观察一番,发现今年的重阳节不一般,竟然在霜降之后到来。这种特殊情况对气候有啥影响?农谚咋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这句话直接点明,霜降节气的正常时间应在农历九月中旬。正常来讲,九月初九重阳节,应当是在霜降节气之前的。而今年因受闰六月的影响,使得霜降节气比重阳节先一步到来。
老话说:“霜降重阳前,湿冷到过年”。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是深秋向初冬过渡的时节。霜降节气先到,往往意味着冷空气提前到来,将会与还未南撤的暖湿气流产生激烈的交汇。这一来,会导致降水条件好,大气中水汽充沛,后续降雨会更加频繁。
老一辈人常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这持续的降雨天气,会使得气温持续骤降,天气也将提前变冷。那么也就预示着,等到了冬天的时候,气温还会降更低,加上前期积累的充沛水汽,极其容易形成降雪天气出现。以至于后续就会经常看到雪花飞舞的场景。这样一来,会使得空气变得非常的潮湿,而往往这种湿冷的天气会使得人体感觉更冷,就好像“冷到骨子里”一样,令人难以忍受,特别难熬。
这些流传的农谚,都是古人对时节的规律的深刻洞察,通过长期的观察,最后总结了这些经验。而这些经验,往往能提醒我们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比如霜降提前到来,晚秋农作物就可能需要提前收获,秋播的农作物则需要注意田间管理,同时需要提前给越冬的农作物做好保温工作。同时,自己也要提前准备过冬的物资,能让寒冬到来时,不慌乱,能从容应对。
来源:心灵律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