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怀化不算经济强的地方,高校倒也不少,在全省十四个市里排个中等,可人均资源、经费、博士点都比不上长沙和株洲,这五所高校里,有三所是两千年后新建或者合并的,明显是政策推着走的。
2025年10月,湖南省教育厅更新了高校名单,怀化市现在有五所高校,两所是本科,三所是专科,没有新增学校,只是把归属关系理得更清楚了。
怀化不算经济强的地方,高校倒也不少,在全省十四个市里排个中等,可人均资源、经费、博士点都比不上长沙和株洲,这五所高校里,有三所是两千年后新建或者合并的,明显是政策推着走的。
湘南学院名字里有“湘南”,主校区在郴州,怀化只有一个教学点,湖南医药学院是从怀化医专升上来的,一直就在当地办学,这种名字和实际地方对不上,让人心里犯嘀咕,大家开始琢磨,是不是该按真正在哪儿办学来叫,别光看名字被带偏了。
跟邵阳比,怀化高校多一些,跟佛山比,人家有双一流高校合作,产业和教育连得紧,怀化的学校 mostly 是师范、医学、农林,跟当地想搞的旅游、中药材对不上,学生学的东西,企业用不上。
2025年8月,省里说要支持湘西和湘南建教育中心,可钱还没到账,教育部又启动了地方高校转型评估,怀化几所学校就和企业搭伙做项目,比如中药材研发、非遗传播,但设备老,老师也不够,干起来真费劲。
有人觉得五校分开挺好,孩子上学方便,也有人觉得太分散了,不如合在一起,办成一所应用型大学,专门做大湘西的事,每建一所新校少说也得花五个亿,这笔钱要是拿去请好老师,可能更实在。
怀化这五所高校,是政策和现实撞出来的,不是谁贴的标签,也不是白扔的钱,是在缺钱缺人的情况下,硬扛下来的教育底子,能不能熬出头,得看城市、学校、企业是不是真能拧成一股绳,一起干。
来源:巴山夜雨-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