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苕溪沿村而下,龙皇大道和径双公路穿村而过,地处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中心的潘板桥村,区域面积7.63平方公里,辖19个村民小组,现有832户、2714人。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丽琴
北苕溪沿村而下,龙皇大道和径双公路穿村而过,地处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中心的潘板桥村,区域面积7.63平方公里,辖19个村民小组,现有832户、2714人。
近年来,潘板桥村以党建为引领,依托村红十字会与“博爱家园”建设,聚焦多元协同、共建共享,将“博爱”理念融入乡村发展脉络,积极探索具有径山特色的基层服务与治理新路径。
强化党建引领,建设凝心聚力的“红色”家园
村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将红十字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紧密结合,把“博爱家园”建设作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重要平台。通过党员带头、组织联动,不仅为“博爱家园”建设校准了方向,还让红十字精神在基层实践中落地生根、焕发活力。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村里各项服务举措从“部署”到“落地”的效率显著提升,“红色引领”成为“博爱家园”稳步推进的坚实保障。
聚焦群众需求,建设邻里互助的“暖心”家园
以村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潘板桥村依托“博爱家园”持续开展多元化便民服务。应急救护培训、人道救助、养老照护、志愿服务等举措精准对接群众所需,尤其聚焦“一老一小”及困难群体,着力营造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据统计,过去三年,该村累计组织12场应急救护培训,参与人数超1000人,其中120人成功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资格证书,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实打实的服务中不断增强。
推动多元共治,建设和谐有序的“同心”家园
“博爱家园”建设有效整合了村内各类资源,吸引了企业、村民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通过建立健全协同工作机制,形成了“事有人管、难有人帮”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企业主动参与公益服务,村民积极投身村内事务,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在化解了不少基层治理难题的同时,还凝聚起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大合力,奏响了乡村治理的“同心曲”。
下一步,潘板桥村将继续深化“博爱家园”内涵,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力争将其打造为传播红十字精神的前沿阵地、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基地、服务村民群众的暖心营地,为径山镇乃至更广区域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潘板桥经验”。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