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警车驶入山清水秀的村庄,象征司法权威的法槌敲响在鸡犬相闻的农家院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10月16日下午,湖南省宁乡市人民法院花明楼人民法庭将巡回审判庭搬到了群众家门口,公开审理了一起农村邻里间产生的隐私权纠纷
随着警车驶入山清水秀的村庄,象征司法权威的法槌敲响在鸡犬相闻的农家院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10月16日下午,湖南省宁乡市人民法院花明楼人民法庭将巡回审判庭搬到了群众家门口,公开审理了一起农村邻里间产生的隐私权纠纷。
原告周某与被告张某系邻居关系,周某的前院毗邻张某的后院,张某在后院喂养了数十只鸡,院落外为公共乡村道路。为保障家中人身财产安全,张某于两年前在自家后院上方屋顶处安装了一个摄像头,周某认为张某安装的摄像头可拍摄到自己家中的人员活动情况、车辆进出、生活轨迹等私密信息,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双方因此酿发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累积因其他生活琐事产生的摩擦,双方之间的矛盾越发深厚尖锐,经社区干部多次组织协调未果,周某遂诉至法院,要求张某删除相关监控录像,并拆除摄像头。张某则认为其在自己家中安装摄像头,是保护自身财产、人身安全的一种正当举措。
张某家安装的监控
为了妥善解决这一纠纷,查明事实情况、找准矛盾症结点,承办法官蒋双双前往原、被告家中进行现场勘验,详细了解被告摄像头的安装位置、拍摄角度、覆盖范围、运转情况。开庭前,蒋双双组织了一次调解,背靠背调解未果后,她意识到本案的难点不在于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而在于如何将法理和情理向当事人讲清楚、讲明白,让当事人对双方权责有清晰的认知。
法庭干警布置巡回庭审现场
一次沟通中,张某主动提出请求法院到现场去裁判,蒋双双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契机!”说干就干,在与原、被告沟通后,蒋双双选择了将法庭搬进“案件现场”,通过巡回审判的方式在当事人房前屋后开展庭审。与此同时,蒋双双积极联系当地社区、派出所,制定基层联调化解本案矛盾纠纷方案,邀请社区干部、派出所民警参与调解,并邀请宁乡市人大代表见证审判,当地村民旁听。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敲响,这场持续多年的邻里纠纷在这个小院里开始着手化解。蒋双双现场展示摄像头覆盖范围,以“远亲不如近邻”为切入口,从法理上分析本案权责,从情理上劝双方换位思考、以和为贵,从道理上解释双方维权均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敞开心胸说纠纷
审判员、原告、被告三方团坐在一张一米左右的茶桌前,在这种平和的氛围下,蒋双双从双方多年的邻里关系着手,缓和双方情绪。在双方均表达了调解意愿后,现场调解工作再次展开。
“张某,你安装的摄像头确实覆盖了周某院落私密空间,记录了周某及家人进出信息,侵扰了周某一家生活安宁”。
“张某后院与公共道路相邻,后院喂养的鸡也容易跑丢,旁边还有鱼塘,装监控也是正当的安防需要”。
蒋双双既肯定了周某有保护隐私权的权利,同时也认可张某设置监控保障自己人身财产安全的必要。
将心比心化矛盾
法官向周某展示监控范围
蒋双双积极引导双方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张某,你设想如果一直有个摄像头在你头上照着,你睡的安稳嘛?”“周某,张某调整角度后,即使有摄像头警示灯的余光照到你家,这也是难以避免的,邻里之间应有必要的容忍,旁边的路灯晚上还发光呢。”通过换位思考,双方开始理解到对方的难处。
联合社区干部、派出所民警一起开展背靠背调解
为更好地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在场社区干部、派出所民警、邻里乡亲纷纷参与到调解工作中来。“张某现在你只需要把监控调整一下角度,就能解决的事,何必闹下去,真要是拖下去对你也没好处啊!”当地社区治调主任说道;乡亲老李也赶忙劝说:“把监控挪一个位置的事,老周的隐私也不受侵犯,老张的监控也能继续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各方的努力劝解下,双方隔阂不断消解。在蒋双双的主持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约定张某自愿于七日内调整房屋右后侧屋顶摄像头至不能覆盖周某所有院落及门口进出范围,周某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
以案释理效果显
调解成功,双方签署调解协议
在达成调解协议后,蒋双双督促张某按约履行义务,强调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并进一步劝解双方“你们作为多年的邻居应当睦邻友好,相互体谅、换位思考,希望在经过本案后,大家能够重塑和谐,善意的邻里关系”。双方都对此表示认可,并纠纷向法官表达了谢意。
10月19日,张某给蒋双双发来一张监控截图,“蒋法官,监控的位置我已经重现调整了,请验收。”截图中,原本照着周某家院落的监控已调整方向至两家屋外的乡道,来来往往的乡亲在绵延的乡道上走出了和谐新“枫”尚。
法官寄语
隐私是自然人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相邻相伴而居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也造就了“六尺巷”等诸多佳话。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和谐友好对双方都大有裨益。因此,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处理好邻里关系要明白好“民事权利是有边界的权利,民事主体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更要领会“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珍贵情理。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