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10月21日,黄智贤的YouTube频道《黄智贤夜问》更新了第1200多期节目,这次她把镜头对准刚当选国民党主席的郑丽文,直言“国民党想赢选举,就得把两岸关系讲清楚,藏着掖着没用”。
文|北什么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今年10月21日,黄智贤的YouTube频道《黄智贤夜问》更新了第1200多期节目,这次她把镜头对准刚当选国民党主席的郑丽文,直言“国民党想赢选举,就得把两岸关系讲清楚,藏着掖着没用”。
视频上线8小时播放量破50万,评论区里台湾网友留言“每次迷茫都想来听你说真话”,这样的热度是她对抗岛内舆论封锁的最好勋章,而就6年前,因为她的一句话,却遭到了台湾当局的打压。
很难想象这个在镜头前侃侃而谈的女子,成长于“深绿”家庭,哥哥黄伟哲是民进党籍台南市长,父母和弟弟都是坚定的绿营支持者,按常理她该顺着“政治正确”走,可她偏要做“逆行者”。
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家里全是民进党高官,那我是谁?我必须以我肉身站出来,讲出我们是中国人。”
黄智贤的“叛逆”早有苗头,年轻时为凑留学学费,她打了7年零工,出租车司机、油漆工都干过,最终拿下英国莱斯特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2004年第一次踏上大陆,她就被这片土地的活力吸引,此后走遍30多个城市,从西湖月夜到西安古城墙,从深圳科创园到市井菜市场,她逐渐看清“台独”谎言下的真相。
“大陆克服那么多困难取得今天的成就,真是人类历史奇迹。”这话不是客套,是她坐高铁跨江时忍不住落泪的真情实感。
2016年7月14日,中天电视台的《夜问打权》开播,成了黄智贤发声的主阵地,这档节目专啃两岸议题“硬骨头”,收视率一路走高,甚至有台湾观众写信说:“因为这个节目,我敢在朋友面前说我是中国人了!”
可这样的声音在岛内终究“不合时宜”,2019年6月的海峡论坛成了导火索,在厦门的开幕式上,黄智贤对着上千人直言:“我是中国台湾人,一国两制是对台湾最大的尊重!”
她痛斥“台独”是“自砍手脚”,喊出“我们这代人一定要把台湾带回家”,这番话让大陆网友热血沸腾,却戳痛了“台独”势力的神经。
返程三天后,中天电视台突然通知她节目要调整,6月28日,播了整整三年的《夜问打权》无奈停播。
“这就是台湾所谓的言论自由?简直是笑话!”黄智贤在社交平台戳破真相,她很清楚这不是单纯的节目调整,而是民进党当局的系统性打压。
果不其然,没多久中天新闻台也被关停,岛内敢讲真话的媒体人一个个被边缘化,但她没躲,2019年8月1日,《黄智贤夜问》在YouTube上线,没有审核没有剪辑,她的话更直接了。
做网络节目远比想象中艰难,没有财团支持,全靠自己和小团队扛,设备从最初的手机拍到后来添了专业摄像机,场地就在自家书房,可她凭着一股韧劲,把节目做成了两岸沟通的“民间桥梁”。
这次再也没有人能管住她的嘴了,在这个全新的平台上,她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没人剪,没人审”,这是她对网络平台最直观的感受,她可以自己拍摄自己上传,内容完全由自己掌控。
从那一刻起,她从一个需要仰仗电视台资源的媒体人,变成了一个自负盈亏的“个体户”,一部手机一个支架,就成了她的全部武器。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条看似无奈的转型之路,却意外地为她打开了一扇更广阔的门。
那些在电视上无法深入探讨的话题,那些被岛内媒体刻意歪曲甚至无视的大陆真相,都成了她节目里的核心内容。
她开始系统地介绍大陆的民生细节:便捷的高铁网络、覆盖广泛的医保体系、给农民的各种补贴……这些具体而微的“生活叙事”,远比空洞的政治口号更有说服力。
她还开创了一种极具冲击力的“对比报道”模式,以香港事件为例,她会同时播放台湾媒体的报道画面和大陆媒体的原始画面,不加任何评论,只是让观众“自己看,自己判断”。
这种做法等于是在台湾社会长期存在的信息壁垒上,硬生生凿开了一个口子,它直接挑战了主流媒体建构的单一叙事,让人们开始思考:“我们看到的就是全部真相吗?”
她的新策略很快奏效,频道的订阅者数量在短期内爆炸式增长,很快就突破了一百万大关,单集视频的播放量动辄数十万。
2024年10月在北京参加两岸媒体人峰会时,黄智贤再提那段往事:“讲了句‘把台湾带回家’,回台三天节目就没了,这就是台湾的‘自由’真相。”
她尖锐地批评,台湾媒体长期采用西方视角,对大陆的报道充满了偏见与不实,而在内容策略上,黄智贤也变得更加聪明。
她意识到简单粗暴地直接劝说“统一”,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于是她将宏大的政治论述,转化成了一个更具启发性的问题。
她反复向她的台湾观众提问:“你真的了解对岸吗?”这个问题像一把钥匙,试图打开那些被刻板印象锁住的心门。
她不再强行灌输结论,而是通过呈现另一种信息源,引导观众去独立思考,这是一种降维打击,它绕开了激烈的政治对抗,直击信息不对称这个核心痛点。
她深知自己的处境,也清楚自己的坚持,她曾说自己不依赖任何政党,也不依靠任何金主,她能发声靠的完全是自己的力量,和那份“想说真话”的执念。
从出身绿营的“叛逆者”,到被主流平台放逐的“异见者”,再到重塑话语权的“网络博主”,黄智贤走出了一条非典型的媒体人生存之路。
她没有赢得任何选举,也没有获得任何官方奖项,但她或许改变了许多普通人看待对岸的视角。
前不久10月21日,她的频道还在更新评论着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的新闻,这个年近六十的女人,依旧像个斗士,用自己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叩问着台湾社会的言论边界。
来源:月亮湾探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