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贯彻落实《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库建设方案》要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兰州市城关区聚焦理论宣讲、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文化文艺等领域,择优评选出了一批受欢迎、可持续、叫得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活动和机制,建立了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品
为贯彻落实《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库建设方案》要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兰州市城关区聚焦理论宣讲、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文化文艺等领域,择优评选出了一批受欢迎、可持续、叫得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活动和机制,建立了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库。
当社区成为精神家园的“孵化器”,当文明实践化作浸润人心的“暖流”,城关区始终在探索更贴民心、更有温度的服务路径,今天,我们正式开启“城关区文明实践区级品牌库项目展播”系列,通过一个个扎根社区、服务群众的优质项目,解锁文明实践的“城关答案”。
开展背景:随着居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红西村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资源,打造“红声暖邻”文明实践项目,以合唱艺术为载体,搭建起群众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丰富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拓展社交圈,提升幸福感,增强邻里互动与社区归属感。
具体做法:社区通过系统化组织保障活动开展:精准招募成员,以社区老年人为主体,广泛吸纳热爱音乐的居民,组建稳定且具活力的合唱团队;整合场地与师资资源,固定利用社区实践站作为排练场所,邀请专业音乐教师进行艺术指导,提升团队演唱水平与艺术表现力;建立常态化活动机制,每月开展集中排练与交流演出,积极与周边社区合唱队伍联动,拓展文化交流范围;注重需求反馈与内容创新,通过居民议事、活动总结等方式收集意见,不断优化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
创新亮点:本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文化养老”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以合唱艺术为载体,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传播积极老龄化理念;构建“社区搭台、居民唱戏、专业助力”的运作模式,实现资源高效整合与居民自主参与的有效结合;突出红色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交融互促,在歌曲选排与活动设计中融入主流价值导向,使合唱活动成为寓教于乐的文明实践课堂;探索形成了跨社区文化交流机制,增强了品牌活动的辐射力与影响力。
成效经验:凝聚人心,彰显品牌效应。“红声暖邻”文明实践项目不仅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亮丽名片,更成为居民凝聚力量、传递正能量的重要平台。通过持续的活动开展,团队成员的归属感与荣誉感不断增强,活动的品牌影响力也在社区内外持续扩大。提升居民的艺术素养与精神面貌。通过专业指导与定期排练,居民的艺术素养显著提升,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参与活动的老年人表示,合唱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家的退休生活,还让大家感受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满足感。融洽邻里关系,增强社区认同。合唱排练和演出过程中,居民们在音乐的陪伴下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邻里关系更加融洽,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显著提升。经验总结与模式创新。精准把握居民文化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开展活动;整合资源,确保活动阵地的稳定性和专业指导的支持;以群众为主角,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形成“社区搭台、居民唱戏”的良好模式;将文化活动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使活动具有更高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
预期效果:通过“红声暖邻”文明实践项目的持续培育与提升,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品牌效应:持续丰富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其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显著增强社区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形成和睦友善、文明和谐的社区新风尚;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社区文化品牌,展示红西村社区文明建设的优秀成果;使实践站的文化服务功能更加凸显,成为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引领群众的坚强阵地和温暖家园。
来源:城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