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著名主持人李梓萌卖假鱼油?奥运冠军全红婵网上卖土鸡蛋?相关部门迅速进行排查,破获网络犯罪案件,但还是迟了一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央视著名主持人李梓萌卖假鱼油?奥运冠军全红婵网上卖土鸡蛋?相关部门迅速进行排查,破获网络犯罪案件,但还是迟了一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文|思颖
但其实这些并不是主持人李梓萌,全红婵自己在卖,而是有不法分子在用AI生成视频售卖,且由于技术过于逼真,这才让大家没有反应过来。
2025年2月,北京一家公司借助拥有88万粉丝的短视频账号直播售卖“深海多烯鱼油”。该公司宣称此产品可治疗头晕头痛、手麻脚麻、记忆力下降等病症。
直播间展板醒目处标注医疗用语,更宣称“央视主持人李梓萌推荐”。这般行径,无疑是在利用公众对权威媒体的信赖,行诱导消费之实,手段着实不当。
大量消费者购买后发现产品无任何疗效,且包装显示其执行标准为糖果类普通食品,根本不具备保健品资质。
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后调查发现,该公司将成本仅数元的糖果包装成 “神药”,售价高达上百元,涉嫌违反《广告法》关于禁止虚假宣传的规定。
而经专业机构鉴定,直播间中 “李梓萌” 的形象和声音完全通过 AI 技术伪造,和李梓萌本人没有一点关系,那么这些犯罪分子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们通过网络爬虫抓取李梓萌近十年的新闻联播片段,累计超过 200 小时的音视频素材,结合 PyTorch 框架训练生成对抗网络,最终形成能动态生成表情的虚拟形象。
直播过程中,AI 模型可实时捕捉观众弹幕关键词,通过预设话术生成回应,尽管存在 0.3 秒的口型延迟和表情僵硬等破绽。
但普通用户难以察觉,更恶劣的是,该公司还伪造李梓萌 “同事推荐” 的话术,进一步增强可信度。
整个合成流程仅需 3-5 天,使用开源工具和云服务器的总成本约 2000 元,而直播间单日最高销售额达数百万元,利润率超过 90%。
“低成本犯罪”模式凸显AI技术滥用风险。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依据《广告法》第55条,对涉事公司予以严惩,处以广告费用10倍的罚款,彰显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遏制违规行为的决心。
同时没收违法所得 376 万元,这是北京首次将 AI 仿冒纳入《广告法》处罚范围,并公布了李梓萌和此事确实没有任何关系。
而李梓萌则是通过法律途径,追究该公司侵犯肖像权和名誉权的责任,根据《民法典》第 1019 条,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赔偿87 万元,并且要公开道歉。
此案推动国家于 2025 年 9 月 1 日实施《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所有 AI 生成内容必须进行 “显式 + 隐式” 双重标识,平台需部署检测系统。
但即便如此,李梓萌本人的名誉还是受到了严重影响,毕竟李梓萌课时央视有名的新闻联播主持人,出这样的事情让她备受指责。
虽然在出事后,李梓萌第一时间就表示此时和自己无关,但还是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对李梓萌感到失望。
大量网友误认为其 “晚节不保”,甚至在社交平台发起 “抵制李梓萌” 话题,其二十年积累的公信力险些因 AI 诈骗毁于一旦!
毕竟购买者中 60 岁以上人群占比达 78%,许多人因 “央视主持人推荐” 而一次性囤购半年用量。
部分老人因服用无效产品延误治疗,引发家庭纠纷,这反映出银发群体对权威媒体的依赖与数字素养不足的矛盾。
而除了李梓萌之外,全红婵,孙颖莎,王楚钦,等也都是AI仿制的重灾区,毕竟在老人们看来,这些人都是世界冠军,年龄又小,肯定不会骗人。
而犯罪分子就是利用了民众们的这个心理,2025 年 6 月,北京某商贸公司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题为 “全红婵带您探访家乡土鸡蛋基地” 的视频。
画面中全红婵身着国家队队服,手持印有 “奥运冠军推荐” 字样的土鸡蛋礼盒,宣称该产品 “富含 DHA、增强记忆力,特别适合青少年和备考学生”。
直播间背景板标注 “中国跳水队指定营养品”,并循环播放 “跳水女皇力荐” 的语音,再次导致很多人受骗。
可以说现在的 AI 技术,正在冲击社会信任体系,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法律威慑与公众教育的协同发力,才能遏制 AI 技术的异化发展,守护数字时代的信任底线。
也再次希望大家可以认真识别AI视频和AI直播,心中紧记一分价钱一分货,避免上当受骗,造成不避免的损失。
毕竟很多案件虽然能及时告破,但洗钱的速度太快了,非常难以追回来,别到时候损失了钱财,再后悔莫及!
来源:阿婆橙小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