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了两亿却靠一个1820万的门将抢分”,这剧情比任何转会肥皂剧都扎心,也直接把曼联球迷从“又要崩”拉回到“好像还能看”的复杂情绪里。
“花了两亿却靠一个1820万的门将抢分”,这剧情比任何转会肥皂剧都扎心,也直接把曼联球迷从“又要崩”拉回到“好像还能看”的复杂情绪里。
安菲尔德的草皮还没干透,曼联已经八年没在那儿赢过联赛。
开场哨响后60秒,姆贝莫一脚把KOP看台踹进静音模式,镜头扫过去,红军球迷抱着脑袋像提前知道剧本。
那球简单到有点不尊重人:抢断、直塞、推远角,三步完成“破冰”,也顺手把“恐利症”撕了个口子。
马奎尔头球反超那一下,评论区齐刷“DNA动了”,可真正让评论区闭嘴的,是拉蒙斯。
他下地那一下像提前装了弹簧,把加克波的贴地斩硬生生拍出门外。
预期失球2.19,他一个没少捞,换算成积分就是实打实的4分——上赛季奥纳纳同期失误送礼的分数,刚好也是4分。
数字不会撒谎,门将换没换,积分榜最诚实。
再往前翻,夏窗标王其实是“三叉戟”:姆贝莫7100万、塞斯科6640万、库尼亚6250万,加起来快两亿。
结果9轮过后,只有姆贝莫把身价踢成了“值回票价”,3球1助,平均173分钟造一球,效率直追当年初来乍到的布鲁诺。
塞斯科还在找对抗节奏,2球里有一脚是补时捡漏,潜力标签贴得牢牢的。
最尴尬的是库尼亚,0球0助之外,预期进球1.53,全队第3,却一次都没转化成庆祝动作。
球迷调侃他“把射门靴落在马德里”,更扎心的是,他跑位没问题,就是最后一脚像被系统删了包。
有人把锅甩给战术,说腾哈格把他当伪九,可伪九也得有二次触球空间。
曼联现在打的是“快反+二次冲击”,球权转换平均7.3秒就完成射门,库尼亚那种需要三脚以上配合的踢法,确实像高铁里挂马车——节奏对不上。
教练组最近给他加练“一脚触球+小角度爆杆”,能不能开窍,就看下一次预期进球变成真实进球的时差能不能缩短。
真正让对手头皮发麻的,是红魔把反击速度调高了40%。
上赛季同期快攻进球只占18%,现在直接飙到25%。
一句话:不跟你磨阵地,抢下来就飞。
姆贝莫、拉什福德、加纳乔三线齐冲,像三辆摩托不踩刹车。
布鲁诺依旧负责最后一传,100球87助的数据摆在那儿,他不用证明自己,只需要把“新马达”们喂到嘴边。
当然,甜蜜里也有玻璃碴。
拉蒙斯在比甲是“现象级”,但比甲射门平均时速比英超慢8公里,他能不能扛住整个赛季的远射重炮,没人敢打保票。
一旦扑救曲线回落,曼联后防依旧会回到“给对手送温暖”模式。
另一条隐忧是库尼亚,如果1.53预期进球继续挂零,心理阴影面积会指数级扩大,前锋最怕“想太多”,一想多,脚就更硬。
展望后面?
先把库尼亚的使用说明书翻出来,再祈祷拉蒙斯别撞“新秀墙”。
姆贝莫要是能把当前效率扛到5月,15球真不是梦。
至于安菲尔德的三分,它像一针速效救心,让怀疑派暂时闭嘴,可联赛是38集的连续剧,才播到第9集,说复兴太早,说崩盘又太扫兴。
球迷能做的就是继续盯着直播条——下一次反击从拉蒙斯手抛球开始,7秒后能不能再听见网窝“唰”那一声,才是判断“新英雄”到底是真英雄还是回光返照的最硬标准。
来源:于沙漠悠然看驼铃商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