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沁十年没回他一次私信,陈哲远刚拒了吴谨言二番,于正把两人一起挂上热搜,新剧宣传零成本拿下三亿阅读。
李沁十年没回他一次私信,陈哲远刚拒了吴谨言二番,于正把两人一起挂上热搜,新剧宣传零成本拿下三亿阅读。
点进去之前以为是撕番大瓜,结果全是老熟人。
2013年他想让李沁演小龙女,经纪人替她说不,他记到现在。
每隔一段时间就去人家微博留言,李沁没回,他转头写小作文暗示耍大牌。
十年过去,观众记住的是《庆余年》鸡腿姑娘,没人记得他那个版本的小龙女。
陈哲远更冤。
手里同时有《一笑随歌》和《江山为聘》,前者给李沁做二番,后者不肯给吴谨言同样位置。
于正直接开麦:副CP才是亮点,言下之意男主可有可无。
粉丝还没反应过来,黑热搜已经安排到位:加戏、迟到、耍帅,三连击全上。
业内群有人爆料,那几条词条同一时间出现,连顺序都没变。
他惯用这套流程。
先放风,再截图,最后直播落泪,说自己被网暴。
观众第一次看觉得热闹,第十次已经疲惫。
数据最诚实,《金吾不禁》预告片底下最高赞是:这次又准备踩谁?
点赞八万,比男女主镜头CUT还高。
有人算过账,他每撕一次,新剧省下的宣传费够拍两集。
平台也默许,黑红也是红,流量到账就分账。
真正受损的是演员。
李沁被贴难搞标签,丢过两个商务。
陈哲远正在谈的电影版,出品方临时换人,理由是风险太高。
最惨的是小演员,赵晴微博下面全是问:你跟老板学还是学表演?
姑娘才二十一,吓得连夜关评论。
观众不是傻子,能看出谁把心思放在戏里。
《一笑随歌》路透,李沁在零下十度拍落水,自己走一遍,替身上一遍,剪出来只有四十秒。
陈哲远为《江山为聘》提前三个月练骑射,摔下马第一句话是别耽误进度。
这些片段没上热搜,因为没冲突,没眼泪,只有笨功夫。
于正曾经真有才华,《宫》系列捧红一票人。
那时他靠剧本,现在靠口水。
时代变了,观众选择太多,遥控器一秒换台。
短视频三秒抓不住人就滑走,长剧十集劝退就弃坑。
还把十年前的套路当传家宝,只会加速消耗好感。
有人问他怕不怕反噬,他回:黑粉也是粉。
这话没错,只是品牌方不这么想。
上个月刚谈好的饮料代言,因为舆情风险被临时叫停,损失八位数。
公司财务在群里发哭脸,他回了个加油表情。
员工私下吐槽:老板眼里只有KPI,没有ROI。
业内开始绕行。
选角导演私下拉群,名字叫今天你被于正当枪了吗。
进去一看,半个娱乐圈都在。
有人总结避雷三件套:不回应、不合作、不互动。
看上去是玩笑,其实是自保。
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工具人。
观众能做什么?
最简单的,别给眼神。
热搜靠点击赚钱,话题靠讨论续命。
不点、不评、不转,就是投反对票。
有人担心这样会错过真瓜,其实平台算法比你聪明,真出事会反复推送。
剩下的噪音,让它沉下去就够了。
好演员靠角色续命,好剧靠口碑回春。
李沁手里还有三部待播,类型各不相同。
陈哲远进组电影班底,导演拿过柏林提名。
他们没空回应,因为知道作品才是硬通货。
时间会把凑热闹的人吹走,留下脚印的永远是专业。
下次再看到于正挂人,先问一句:这次新剧几分?
如果答不上来,就别喂流量。
让宣传回归剧情,让演员回归角色,让市场回归内容。
简单一个动作,比写一万字小作文都管用。
省下的时间,够多追两集好剧。
来源:漠北赏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