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他们把一项大手笔明摆出来:未来三年投3800亿搞AI底座。这话一出,市场反应很直观——通义模型一亮相那天,市值一度多出约3000亿人民币。对外动作也不含糊,港岛上66亿买下铜锣湾的办公楼,定成阿里和蚂蚁在香港的新总部。蚂蚁本身也重新被点燃,开始把AI
阿里现在的路子很清楚:把钱往AI和云上堆,往外把国际布局往香港搬,往内把冗余业务削掉。
2025年他们把一项大手笔明摆出来:未来三年投3800亿搞AI底座。这话一出,市场反应很直观——通义模型一亮相那天,市值一度多出约3000亿人民币。对外动作也不含糊,港岛上66亿买下铜锣湾的办公楼,定成阿里和蚂蚁在香港的新总部。蚂蚁本身也重新被点燃,开始把AI和金融结合,区块链也在规划里,外界给了个标签叫“重点企业伙伴”。表面上看像是资本运作,但骨子里是在把阿里从以卖东西赚钱,慢慢转成靠技术和服务稳住长远的打法。
变动速度挺快的,决策也很果断。回到2023年春天,马云低调回到了杭州园区,没有开新闻发布会,和老同事吃了顿家常饭,留了句“继续努力”。接着公司里开始一轮大调整:把一些重资产业务剥离出局——像银泰、大润发这样的项目不再是核心;人事上做了大刀阔斧的收缩,涉及岗位调整上万人,饿了么也被重新整合进新的布局。管理层也换了阵容,张勇不再是核心人物,蒋凡、吴永明、蔡崇信等人相继回归,组成一个更适合攻坚的团队。方向上不再只是喊“消费升级”,而是把“AI优先”放在最前面,阿里云和大模型成了公司重心里的重中之重。
这套打法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早年阿里就把很多资源押在云上,那时候外面有不少人不太懂,觉得是在烧钱。王坚带着团队被质疑,也曾被冷落。有一回内部会上,他几乎被压抑到快落泪。马云当年在别人不看好的地方长期投入,坚持了多年。到了现在,大模型开始兴起,云的能力就成了阿里重新站到舞台中央的底气。有人会把这叫赌一把,但回头看,至少这一着给公司留住了翻身的机会。
说到公司低谷那段时间,事情没那么简单。2020年阿里的估值冲到高点,市值逼近8000亿美元,蚂蚁也准备上市,外界都唱衰不起来。那年马云在北京接受央视采访时,眼眶红了,说话很低调,但很多人记住了那一幕。几个月后,一场被称为“讲话风波”的事件把局面彻底改变。监管收紧,蚂蚁上市被叫停,阿里的外部环境一下子变得收缩。市场上对手也没闲着:拼多多靠低价抢市场,美团在本地生活和外卖占优势,字节跳动在内容和流量上蚕食大家的时间,直播带货的头部主播几乎把高额成交吃掉。那会儿阿里的市值从高峰一路往下,最低时降到大约2000亿美元左右。
公司内部的感觉更复杂。马云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从2021年开始基本少露面),公司少了个能马上定调的人。张勇当时采取稳字当头的策略,可市场变得太快,动静跟不上外部节奏。组织臃肿、决策流程长、创新推进慢,外面拳拳到肉,里面反应迟钝,结果是被动承受冲击。
把镜头再拉长一些,早年艰难的故事也值得提。1996年马云第一次北上,在北京搞“互联网黄页”的想法没人买账。他跑了很多投资人,几乎都被拒绝。记得当时他坐着回杭州的公交,看着北京的夜景,心里那阵酸楚让他掉了眼泪。他问自己是不是行不通,但最后还是咬牙继续。回到杭州后,和伙伴们重新出发,那回失败没有把他打倒,反而让他更有耐心和韧劲。
他在人生两次在北京流泪,背景不同,情绪也不一样。一次是年轻人面对失败的无助,另一次是在事业高峰被现实打击后的无奈。那几年里,他从纯粹的创业者变成了一个被放在聚光灯下的公众人物,也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从野蛮生长被逐步规范、被市场和监管重塑的过程。
现在的马云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站到台前喊口号。他更愿意在台下推动关键决策、推动技术投入,用更隐蔽的方式影响公司走向。外界说他“回来了”,但他的回归不是去争第一把交椅,而是把这家大公司改造成能打仗的队伍:砍掉拖后腿的重资业务,重组管理层,把AI和云当作未来的主要赛道,把国际化的前哨放到香港,而不再单一依赖美股市场。有内部的人把这次调整比作把一艘航母拆成战机、快艇和侦察船,目的就是让组织更灵活、更容易应对快速变化的战场。
细节上也有具体数字在撑腰:官方公告里写着三年投3800亿这个规划;通义模型发布当天市值的涨幅是可观的;66亿成交的铜锣湾写字楼买下去,地点选得有讲究——香港是通向国际市场的重要窗口。蚂蚁技术化的动作也在推进,AI金融和区块链成为新的实验田。与此同时,公司在裁员、剥离业务、调整高管这些事情上同步推进,影响到日常运作的方方面面。
从操作层面看,变化牵涉到很多人:技术团队得加班熬夜把模型训练跑起来,市场团队要把云服务卖出去,法务和合规团队得盯紧监管的新要求,线下资产处置需要反复谈判和评估。每一项都不是轻松活儿。员工层面也有故事,有人在重整中找到新位置,也有人不得不另谋出路。整个过程里,情绪会有起伏,但更关键是把目光放在下一步能不能打胜仗上。
外面有人把这些动作解读为资本市场的表演,也有人说这是战略层面的回归。无论怎么看,阿里在缩衣节食的同时,把赌注放在了技术基础设施上。这一抉择会不会彻底改变它的命运,时间会给答案。公司里每天都有新决策、新项目在推进,少不了摩擦和磨合,但这套新的节奏已经开始在走。
来源:分秒必争星星1dDtD